“玫瑰与蝴蝶 ” 图书馆会议室 <p class="ql-block"> 《梁祝》的旋律再度响起,我震惊于爆发力堪比郎朗的老人。3月26日,图书馆小会议室里举办沙龙:玫瑰和蝴蝶。90岁作曲家陈钢与20多位老师面对面。</p><p class="ql-block"> 陈钢娓娓道来:《梁祝》成功(与何占豪合作),世界音乐有了中国元素,世界乐坛有了中国席位。而他有了创作底气。之后大作迭出: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70年代)。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双簧管协奏曲《囊玛》(80年代)。以及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2007),交响诗曲《情殇—霓裳骊歌杨贵妃》(2019)。</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40年代《玫瑰玫瑰我爱你》红极西方,曲作者正是陈钢的父亲陈歌辛。</p><p class="ql-block"> 陈歌辛,1914年生,浦东人。中国作曲家。他的创作始于30年代,为老上海人所喜欢的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凤凰于飞》……还有称誉为东方小夜曲的《苏州河边》。留世作品200来,大多电影插曲,江南风情水乡曲……</p><p class="ql-block"> 孤岛时期 ,陈歌辛创作反日歌:《度过寒冷的冬天》《不准敌人通过》等,同时培训歌咏骨干 。歌曲口口传唱,群情奔涌,引发恐惧。1941年12月16日,日本宪兵在其寓所将他逮捕,被关押极斯菲尔路76号(万航渡路)特务机关。70多天酷刑,陈歌辛只有一句回复:"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心!抗战胜利的那会儿 ,他谱写了《恭喜歌》,让胜利的喜悦汇聚成大街小巷人们相见时的道贺:“恭喜恭喜恭喜你……”后来怎么成了贺岁歌?</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秉着中国心,陈歌辛讴歌新时代,培养工人作曲,热情“像蔷薇花绽放”。抗美援朝时期,他得知《玫瑰玫瑰》获得了160万美元的版税,便愿意全部捐给空军,换一架米格战斗机。可贵的中国心!</p><p class="ql-block"> 时局动荡 。1957年他打成“右派”,所谓“靡靡之音”构成罪名(那时的发声方法与现代的学院派不同)。不久被解送“白茅岭”。某一天,白茅岭喇叭传出了《梁祝》陈钢……他欣喜,托人要份曲谱,想提提建议,就像曾经指导儿子作曲。陈歌辛泯灭的热情被儿子点燃,子嗣父业,仿佛不予完成的曲子又可以续写了。彼时彼地,那《梁祝》曲谱成了他的期待。终究没能送来,陈歌辛饿死在最后的期待中,饿死在至暗时期白茅岭的劳改农场里,时年47岁(61.1)。生命将终,他是否仍然坚信“我(还)是一个中国人?”他爱中国,而同时也被什么爱着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才华横溢的陈歌辛三次牢狱,时运不济,才华横溢的陈钢是幸运的。父与子的创作跨越时空 ,便有海派的《玫瑰》《梁祝》漂洋过海 。全世界尤爱着血色的玫瑰和自由的蝴蝶。</span></p><p class="ql-block"> 草叶(左琴右书)</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28, 128, 128);"> 2025.3.26</b></p> <p class="ql-block"> 陈钢和妻子陆凌</p><p class="ql-block"> 沙龙结束时 ,老师们祝愿陈钢先生延年益寿。祝福用青春陪伴作曲家的陆凌女士(华东医院的护士)美丽幸福。🌹🌹🌹🌹🌹</p> <p class="ql-block"> 陈歌辛(1914—196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