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将禅意绘苍穹‍——追忆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谭国信教授

康学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谭国信教授驾鹤西去一年多了……</p><p class="ql-block">近日和几位艺术界朋友谈及他老人家,不胜唏嘘,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内心深处一次次地萌发着写点追忆他的杂文……</p><p class="ql-block"> 他是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亦可谓该美术学院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科班出身于山东艺术学院,他桃李芬芳,获各类大奖无数……,可贵的是他在西画厚重功底的基础上,把国画的精髓融入国学禅意,创作了诸多隐喻崂山道家的崂山山水画。 </p><p class="ql-block">谭国信曾言:“真正的禅意不在空寂,而在崂顶云雾与爱琴海风的对话里。”他认为中西艺术融合应如“崂山顶上的红枫——深根扎进花岗岩,枝叶却向着地中海的季风生长”,强调文化根基与开放姿态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我欣赏他作品首先是扎实的基本功——,当下太多的所谓画家似“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还花里胡哨;要么功底扎实,但缺乏创意,更无哲理可言,而谭教授和我的深谈可谓思想碰撞,基本上升到社会学、美学,哲学的高度……</p><p class="ql-block">当然,除去阳春白雪的话题,我们也食人间烟火,时常相互宴请。他2016年画展午宴他宴请各路鸿儒,晚宴我安排在汇泉王朝大酒店,畅汗淋漓,一醉方休,而且我们都喜欢高歌一首……;女儿采访他后他有拿出多年珍藏佳酿大摆宴席……,我们也谈及曾经都搞过装修工程掙得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我和谭教授的相识、相交堪称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那起源于著名指画家李冰奇大师(下图六是我与他在仿茨小镇画室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冰奇老兄起源于潍坊,后旅居欧洲、美国,业绩卓著,可谓指画界的翘楚,1993年起曾任中国指画协会主席,百度里罗列着他诸多造诣,可参阅。</p><p class="ql-block">潍坊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通过冰奇老兄认识的还有也是中西合璧的梁连生老兄(图五)。</p><p class="ql-block">2016年1月21日,李冰奇老兄邀请我参加在青岛市美术馆罗马展厅的“涤虚澄怀绘画作品”。(图四是和谭教授在画展上)</p><p class="ql-block">作为“童颜——青岛老艺术家系列展”的一部分,此次展览展出谭国信油画、素描等作品50余幅,聚焦其自然主义与禅意哲思的创作风格。作品通过描绘崂山泉水、卵石、游鱼等意象,传递静谧、沉稳的东方意境,被评价为“以自然之美对抗浮躁社会的真情呐喊”。</p><p class="ql-block">我自然被他那些充满禅意的、东西合璧的作品所打动。那时女儿正在拍摄《画上的中国》纪实片,便安排采访了谭教授(图七)。</p><p class="ql-block">在此前前后后,我安排并陪同包括港媒在内的几家媒体就“美术与为哲学、宗教、音乐、建筑的关系”等话题和谭教授数次畅谈,畅汗淋漓,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图一、图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妨罗列一下教授的业绩和专业及社会评价:(通过网络搜出)</p><p class="ql-block">一、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1. 崂山系列油画</p><p class="ql-block"> 谭国信晚年专注于崂山自然景观的创作,以“北九水油画风景系列”为核心,通过山、水、石、鱼等意象,将禅意哲思融入画作。代表作包括《泉NO.17》《泉·夏日的溪水》《泉·源》等,画面通过卵石、波光、游鱼的局部特写,传递安详静寂的东方意境。其技法融合西方光影与水墨留白,如《泉NO.2》采用S形构图,展现稳定平衡感,而《泉·清》则借鉴西方古典主义的三角形结构,形成虚实相生的韵律。</p><p class="ql-block">2. 中西合璧的实验性探索</p><p class="ql-block"> 谭国信的作品以油画为基础,吸收国画的气韵与意境。例如,《龙声阵阵》将西方色粉画的写实技法与中国戏曲元素结合,人物形象夸张写意;《太清听泉》中,马蒂斯的色块与八大山人的枯荷并置,崂山泉水却以塞尚式的几何笔触呈现,形成独特的文化对话。</p><p class="ql-block">3.禅意与哲学表达</p><p class="ql-block"> 其晚年作品如《潮音瀑》以丙烯泼洒浪沫,融入米芾云山笔法,梵高式的漩涡笔触则暗喻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评论家认为,他的画作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崂山禅艺画派”的实践——通过静谧的泉水与卵石,为浮躁社会注入东方哲学的沉静力量。</p><p class="ql-block">崂山太清宫:其素斋厅曾长期悬挂谭教授《听涛悟道图》</p><p class="ql-block">1. 学术溯源路径</p><p class="ql-block">- **青岛大学档案馆**:其官网「杰出教授」专栏可能收录谭教授艺术年表</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谭国信油画集》《水墨崂山系列》等出版物</p><p class="ql-block">- **山东美术家协会**:查询2010-2020年间崂山主题联展记录</p><p class="ql-block">**2. 关键概念解析**(基于您提供的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 **「崂山禅艺画派」**:建议关注「道家美学当代转化」「山水画材料革新」等学术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西画基底」**:或涉及「印象派光色体系与水墨渲染的拓扑学关联」等跨文化研究</p><p class="ql-block">- **「禅意表达」**:可延伸至「塞尚的空间解构与禅宗空观对话」等比较艺术学领域</p><p class="ql-block">**3. 实物考证建议**</p><p class="ql-block">- **青岛美术馆**:2018年「山海问道——谭国信从艺六十周年回顾展」或存影像资料</p><p class="ql-block">- **崂山太清宫**:其素斋厅曾长期悬挂谭教授《听涛悟道图》(据青岛日报2016报道)</p><p class="ql-block">- **潍坊李冰奇美术馆**:或藏有二人合作的《山海经变奏系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