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功臣 ‍作者:李再康

郑连真

<p class="ql-block">  清明祭功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3年前,我曾为一位尊敬的老领导仙逝后撰写並致悼词,所以每当清明节前夕,我总会想到他,这位领导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现第一师)二团原党委书记、团长李守信同志。 </p><p class="ql-block"> 说起李守信团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二团人都很熟悉。上级任命他担任团党委书记和团长的时候,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正处拨乱反正伊始,改革开放起步时期。</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团长和马景彬政委、赵银山副团长等二团党委一班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重视科学种田,重用知识分子,让二团获得了“全国百县交粮大户”的荣誉;团场财务扭亏为盈,职工收入逐年递增,並培养了马桂芝、薛惠芬、蒋玲芝等多位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李守信同志是二团发展的功臣。</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团长离休后随子女定居乌鲁木齐市,于2002年3月13日驾鹤西去。当天李团长女儿李 萍同志打电话到阿克苏我家,请我参加她父亲的追悼会並致悼词,她说这是她爸爸生前的嘱托。</p><p class="ql-block"> 我家人回电李 萍,说我正在乌鲁木齐开会,隨即李萍同志打电话到我师驻乌市办事处,很快她和我联系上了,之后二团党委派来料理老团长后事的两位同志也找到了我,並一起商量老团长的追悼会我们该做好的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要求二团那两位同志把他们起草好的悼词先让我看一下。我看了后总觉得写得太简单了,一张A4纸都没写满。</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团长是一位从残酷的战场走来的团场领导,在1970年代,农一师有这样经历的团领导不多。</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同志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三次大的战争,是真正从火线战斗连队成长起来的一位老战士,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一直在部队基层带兵。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时,根据战备需要从现役部队转业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之后又带领农一师数千名战士援助巴基斯坦修建公路。</p><p class="ql-block"> 援巴任务完成后,李守信同志调任二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副政委、团长、党委书记,他贡献卓著,经历不凡,眼前就这么简短的几句悼词,那真是太对不起为二团发展呕心沥血的老团长了。</p><p class="ql-block"> 李团长生前嘱托让我主持悼念活动並致悼词,那是他老人家看得起我,我一定要把李团长生前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向后人述说,也好让年轻人向他学习。</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把老团长在二团的贡献仔细的回忆了一遍,依据他们初稿中的生平简历,怀着沉重的心情,连夜写好了以二团党委名义对李守信同志的悼念词。</p><p class="ql-block"> 追悼会在乌市燕尔窝陵园举行。曾经担任过二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现定居乌市的武庚辰同志也参加了追悼会。</p><p class="ql-block"> 二团有今天,咱不能忘了当年依靠群众,重视科学种田的团长李守信同志。</p><p class="ql-block"> 李团长职业军人出身,很有大将风度。对于农业,特别是具体农业技术,他虽然不很熟悉,但他善于用人,虚心学习,在他当团长的那些年,逢会必讲要重视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他的这种理念和作风己在二团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在他的带领下,二团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都处第一师前列。</p><p class="ql-block"> 二团地下水位高,盐碱大,他就带着职工挖排碱沟和改建条田;种水稻缺水咋办?他就规划修建新井子水库,把丰水期多余的水引入水库储备待用。</p><p class="ql-block"> 二团农业用水季节性很不平衡,他就大面积采用稻田早春蓄水技术解决了这个矛盾;稻田蓄水后水稻播种却无法使用拖拉机了,而人工撤播质量又无保证且劳动强度很大,从1980年开始,二团试验飞机播种,之后使此项技术在全团80%的稻田得到应用。</p><p class="ql-block"> 水稻、棉花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效果差,每个农业工人的管理定额水稻仅15亩、棉花8亩,还时有“草荒”的地块,这将会严重制约产量,那咋办?李团长就大力支持化学除草试验並将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大田生产,让二团人均管理定额水稻提高到40亩、棉花15亩。像闾玉娟、蒋玲芝等职工,一个人管水稻200——350亩。</p><p class="ql-block"> 李团长还非常重视优良品种的增产效应。他派人去兄弟师学习,引入水稻良种,淘汰低产劣种,通过逐年努力,使二团水稻单产从220公斤提高到610公斤。</p><p class="ql-block"> 李团长十分注重劳动竞赛,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二团历史上之所以能出现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一位全国劳模、多位自治区和兵团先进人物,我们的李守信团长是功不可灭的。</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团长下连队,总是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位老八路出身的好领导,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所限,有伤有病不能及时治疗,仅享年77岁,真让人心痛哟!</p><p class="ql-block"> 清明祭功臣,老领导九天安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清明</p><p class="ql-block"> (2025.4.4)</p><p class="ql-block"> 李守信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山东曹县人,生于1925年8月;1942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12月入党。</p><p class="ql-block"> 1942——1949年1月在部队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队副政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任人民解放军第16军139团连队政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1952——1958年(最后一批回国的志愿军)随第16军抗美援朝,任营政治教导员。1955年授于少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58年回国后在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1年毕业后回16军,任141团任营教导员。</p><p class="ql-block"> 1962年10月转业后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农一师五团(时称胜利九场)任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8年5月至1971年2月援巴筑路,任第一大队队长。</p><p class="ql-block"> 1971年3月回国后在二团任政治处主任、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1975年5月任团长、党委书记,1986年3月离职休养,享受正师级待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