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听说郑晓沧故居已经完全修复对外开放,就冲着这点,决定再去老家盐官古城内一转。</p><p class="ql-block"> 郑晓沧,<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郑宗海,字晓沧,</span>1892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书香门第,其父郑功懋为清末举人、海宁地方教育创始人之一。他自幼聪颖,13岁中秀才,后就读于浙江高等学堂、北京清华学校文科,1914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育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博士。他是著名教育家,曾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教育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代理校长,浙江师范学院院长、浙江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也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 郑晓沧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与理论先驱,其融合中西的教育理念、师范教育体系构建及学术自由倡导,对当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他于1979年3月12日病逝杭州,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晓沧故居,在盐官镇古邑路122号,与陈阁老宅隔河相望。故居为四开间五进,筑造于清道光年间。门厅、大厅、过厅、双层台门(两面均有水磨砖雕门楼)、花厅等,基本保持旧貌。大厅旧有“行恕堂”匾,梁枋施以雕饰,刻工细腻明快。台门反轩的“挂落”(一种木制的长方形花格装饰),在一般的旧宅已很少见到。花厅为三楹两层楼,楼后园地甚广,有半亩竹林,老竿新技,都有手腕那么粗壮。</p> <p class="ql-block">这是后院。</p> <p class="ql-block">正门左右两间为郑晓沧生平业绩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顺便又去看了一块“耻辱墙”,盐官还出了一个卖国贼陆宗舆,墙壁上嵌着一块当年海宁开除陆宗舆乡籍的石碑。</p><p class="ql-block"> 陆宗舆(1876年—1941年6月1日),字润生,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人,1913年—1916年担任驻日公使。五四运动中,他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称为“卖国贼”,1919年6月10日被解职替罪。后寓居天津日租界经商。1925年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被汪伪国民政府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终年6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翻盐官古镇地图,陆宗舆故居竟邻近我家老宅北面。不过已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又去旧时小学同学丁丁家一访,那时张家花园也是很有名的,他家东旁的花园,假山亭阁,曲桥流水很有情趣,可惜曲桥流水也荡然无存,只剩小烟霞假山洞窟。</p> <p class="ql-block">找陈邦彦故居,未果。扩建了许多,尚未开放。不过旁边的城北公井犹存,俗称四眼井。</p> <p class="ql-block">远眺安澜园、安国寺区块,国宝级的土地已平整,划着一些白线,不知如何开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澜园是清代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另三座为南京瞻园、苏州狮子林、杭州小有天园)。</span>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 一1619年)至为右堂寺少卿陈与郊(号隅阳)重建,取名隅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后,传与本族曾孙清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更号遂初园。陈元龙殁后,为其子翰林院编修陈邦直所得。期间扩建园广至百亩,“制崇简古”,园内有三十余景。因其为陈氏别墅,当地俗称为陈园。1762年乾隆南巡,驻跸于此,赐名安澜园。乾隆曾赞其“结构致佳”,并仿建于圆明园福海西北的“四宜书屋”,形成“安澜园十咏”景观群。</p> <p class="ql-block">现仅存九曲桥之部分及一汪池水。</p> <p class="ql-block">安国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名镇国海昌院。唐会昌初(841-843年),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今额。安国寺自创建后屡圮屡修,最后一次重修时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现仅存三经幢,为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潮乐之城音乐之家博物馆是景区核心文化地标之一。作为世界唯三、亚洲唯一的音乐主题博物馆,其原址为维也纳著名互动式声音博物馆Haus der Musik的亚洲首站。我没进去打卡,沿着台阶也可登南门(镇海门)城楼,走一段城墙,俯瞰钱江及古镇景色,也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最后到了我家乌鹊桥畔老宅。已消失的第二进楼房好像已复建,正对着残存的老宅前厅。老宅前厅天井中的百年桂花树茂盛疯长已布满天井,伸出围墙。地块被围着,旁的朱禄琴公井已修复。</p> <p class="ql-block">我家老宅旁十景街西的薛家老宅已作改建,不知是否与旁的县衙州治一块整治复建。</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进观潮胜地公园,径直出园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