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文化自驾游记(十一)

黄浦江

邹城孟庙孔府 <p class="ql-block">  邹城的孟庙和孟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孟庙,又称“亚圣庙”,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庙宇。孟庙最初建于邹县城东北,距城13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之前。北宋元丰年间,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县城东关。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孟庙复建于现址。孟庙现存建筑历经金、元、明、清各朝多次重修,累计重修达38次。孟庙呈长方形,共有五进院落,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是山东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孟庙内的主要建筑有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共有殿宇64间、碑碣石刻350余块,是了解孟子生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孟府,又称“亚圣府”,是孟子嫡系后裔的住所。孟府与孟庙相邻,仅一街之隔。据孟庙内现存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的记载,北宋景祐年间已经修建了孟府。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孟庙第三次迁建于城南的同时,孟府也迁建于孟庙之西侧。孟府平面呈长方形,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七进院落,拥有楼、堂、阁、室共计148间,占地面积约2.2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贵族府第之一,其建筑格式为前堂后寝式,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孟府内的大堂是孟子后人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内宅则是家族成员居住的区域,花园则供家族成员休闲娱乐。孟府内珍藏着大量文物古迹,是研究孟子家族历史和儒家文化的宝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邹城的孟庙和孟府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者。它们不仅展示了孟子及其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如今,孟庙和孟府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游孟庙,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的长廊。上千年古木参天,石阶蜿蜒,每一座庙宇、每一块碑刻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人对孟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孟子思想在历代中的传承与发展。孟庙不仅是一个祭祀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的殿堂,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孟府,则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儒家文化生态圈中。孟府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既有官府的威严庄重,又不失民居的温馨亲切。在这里,我看到了孟子家族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感受到了儒家文化在家庭中的渗透与影响。孟府内的学堂、书房,更是让我领略到了儒家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程中,我最为感动的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礼义、诚信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它们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塑造着社会的道德规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孟庙孟府的历史变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见证了孟子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也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磨砺。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儒家文化的精髓始终薪火相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儒家文化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把这次游览的感悟铭记在心,努力践行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公民。</p> <p class="ql-block">  这棵圆柏已经有1900年历史,整个孟庙随便找一棵柏树也有300年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