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莒国,一个古老的名字,把我们带到莒县,游览了古城。虽为后修缮的建筑,但从建筑规模与建筑风格还是很值得一看的。</p> <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2016年启动重建,2021年逐步开放,核心区占地960亩,投资39亿元,复现莒王宫、文昌阁等十大景点,融合春秋至明清建筑风格,目标打造“中国春秋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西周分封起源</p><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莒国作为嬴姓(后改己姓)子爵国建立,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古国之一。其都城最初位于计(今山东胶州),春秋初年迁至莒县,成为莒国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商代已有记载:甲骨文显示商代已有莒国(属青州姑幕国),周灭商后延续分封。</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衰</p><p class="ql-block">莒国在春秋时期以城防坚固著称,拥有三重城墙(外郭周40里、内城周20里、子城方12里),高度达7-10米,被誉为“固若金汤”,多次成为诸侯贵族避难地。</p><p class="ql-block">前431年莒国被楚国所灭(一说前343年),后领土被齐国兼并。战国末期,齐襄王曾凭借莒城抵御燕国联军,为齐国复国据点。</p> <p class="ql-block">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早期文字雏形: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距今7000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p><p class="ql-block">青铜器与制陶:故城内发现春秋铸铜、制陶遗址(面积8万平方米),出土大量东周陶器及工具。</p> <p class="ql-block">遗址规模与结构</p><p class="ql-block">莒国故城位于莒县老城区,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由大小城组成,大城周长19公里,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面积最大的古城。</p><p class="ql-block">城墙为夯土结构,宽达三四十米,现存部分遗址仍可见三重城垣痕迹。</p> <p class="ql-block">刘勰与《文心雕龙》在莒县是很有影响的,作为历史文化的标志,古城门前的路称“文心路”;古城对面有个文化广场称“文心公园。”</p><p class="ql-block">天津师大李逸津教授曾在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为我们开设“文心雕龙”导读课,传播刘勰的文学理论与思想。使我们知道了刘勰,了解了《文心雕龙》。在全国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开设《文心雕龙》导读课可能为先,也可能是首屈一指。这次来莒县,也是受到李逸津教授的指点。</p> <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共有108座牌坊,这些牌坊分布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牌坊群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包括解元坊和状元坊,这些牌坊不仅展示了莒国的科举文化,还成为了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中的文昌阁,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最初为明万历年间莒城进士陈勖创建。与主城门和莒王宫遥相呼应。文昌阁不仅是建筑上的标志,更是文化的象征,展示了莒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还在建设中的宫殿群。</p> <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最经典的宣传语:</p><p class="ql-block">莒国古城,千年古韵,悠悠岁月见证历史的沧桑与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