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建筑瑰宝:师俭堂

东山

&nbsp; &nbsp; &nbsp; &nbsp;师俭堂,位于江苏省吴江震泽镇宝塔街12号,始建于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同治年间(1862-1875年)重建,一直为徐氏家族经商、居住使用。 &nbsp; &nbsp; &nbsp; &nbsp;2006年5月25日,师俭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  师俭堂坐北朝南,三面临水,南临頔塘河,西傍斜桥河,北枕藕河,旧时可以前门上轿,后门下船,水陆两便。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等于一体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为近代江南民间建筑所罕见,堪称水乡大宅门。</p> <p class="ql-block">  师俭堂,占地面积2746.54平方米,建筑面积3534.10平方米。堂以宝塔街为中轴,分为两组建筑,每一组建筑都是面阔五间。街南第一进和第二进的二层小楼共有铺面33间,街北第三进铺面和第四到第六进的主屋一共114间,总计是147间。每进之间有石板铺地的院子或天井,路与路之间设置备弄、封火墙。</p> &nbsp; &nbsp; &nbsp; &nbsp;师俭堂最南面的第一和第二进,位于宝塔街南面,为二层楼房,楼上为房仓,楼下为铺面。 &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进沿河为大顺米行,沿河有花岗石砌城的河岸码头,水运便利。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进面北,临街为商铺,民国年间自东向西依次为陈天一帽庄、万昌祥烟纸店、沈裕隆铜锡作及谭记丝线店。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进与第一进相连地方的左右两侧,有两个狭长且对称的小天井,当地俗称“眉毛天井”,具有通风和采光作用。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进至第三进中间为宝塔街,两边山墙上开有券门,门额“仁里坊”。 &nbsp; &nbsp; &nbsp; &nbsp;过街为三进门厅,木雕门楼,宽约4米,雕刻精美,现为检票处。 &nbsp; &nbsp; &nbsp; &nbsp;门厅北墙上贴砌的砖雕门楼,额“世德作求”。门楼上枋镌刻“渔樵耕读”典故。 <p class="ql-block">  过第三进门厅后,进入石板天井,高大的敞厅便跃入眼前。这是师俭堂的第四进,也是全宅的核心所在,敞厅面阔五间,进深21米,通高9米多。</p> <p class="ql-block">  中间的三间作为正厅使用,厅堂内“师俭堂”的匾额悬挂在正当中,厅堂按照官府厅堂式样营造,雕梁画栋,尤其是厅内月梁的雕刻尤为精美奢华。</p> &nbsp; &nbsp; &nbsp; &nbsp;从同治年间至抗日战争爆发,徐氏自营的“恒懋昶”丝行就设于此,宅主全家的祭祀礼仪和商事交易活动,也在此厅举行。 &nbsp; &nbsp; &nbsp; 敞厅北墙上贴砌的砖雕门楼,楷书题额“慎修思永”。其雕刻层次繁复,多达五个层面。图案有人物、花鸟和神兽等吉祥图案。&nbsp; &nbsp; &nbsp; &nbsp; 师俭堂的第五进和第六进,是两层的楼厅,开间五间,进深九界,两侧连接厢楼,围合成前后、上下都贯通的“三合院”。两进之间以石板天井相隔,但隔而不断。&nbsp; <p class="ql-block">  第五进楼厅楼下明三间为厅堂,是主人宴请宾客、家族团聚的地方。堂中高悬匾额“贤德瑞昌”。供桌左右两侧,云石座屏和古钟相映成趣。</p> &nbsp; &nbsp; &nbsp; &nbsp;楼厅内部的楼梯名叫俭梯,栏杆上也满是木雕花纹。 &nbsp; &nbsp; &nbsp; &nbsp; 第六进是内宅,也是主人聚财之处,西侧北部建有暗室,东侧北部则建有更楼。 &nbsp; &nbsp; &nbsp; &nbsp;楼上的床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五进往东,进入“鉏经园”,面积仅420平方米,花园呈不规则梯形,北宽南窄,结构紧凑,依地形巧妙布局,园内亭台楼阁、花木假山俱全。 &nbsp; &nbsp; &nbsp; &nbsp;益寿轩(佛楼)是锄经园的主体建筑,为书房兼客厅。 &nbsp; &nbsp; &nbsp; &nbsp;月洞门<br> &nbsp; &nbsp; &nbsp; &nbsp;四面厅 &nbsp; &nbsp; &nbsp; &nbsp;藜光阁,位于花园最南面,推窗可眺望园景。东面为沿壁回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nbsp; &nbsp; &nbsp; &nbsp;梅花亭 &nbsp; &nbsp; &nbsp; &nbsp;半亭 &nbsp; &nbsp; &nbsp; 寓意“平平安安”的院墙和天井&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师俭堂以其精致的雕刻艺术著称,共有244幅雕刻,包括砖雕27幅、石雕4幅和木雕213幅。师俭堂隔扇棂格由回纹、藤纹、龟纹、冰裂纹等图案构成,内面是在油漆过的绦环板、裙板上雕刻花鸟、隔扇内侧由徐伯铭将其收藏的“汉元康铭”、“汉舞铙一”、“颖阴宰之印”、“汉铎”、“长寿半钩”、“新莽泉范文底”等古董临摹后,刊刻在油漆绦环板上。师俭堂的雕刻特色在第五、六进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p class="ql-block">  “师俭”两字源出于《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以此命名,反映了主人勤俭持家,谨慎经营的态度。</p> &nbsp; &nbsp; &nbsp; &nbsp;从围墙外看师俭堂 &nbsp; &nbsp; &nbsp; &nbsp;师俭堂布局规整,整体建筑精美,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值得一游。 <b>参考:</b><br>姑苏课代表《师俭堂|以勤俭持家、谨慎经营为理念,集官邸、商铺、住宅于一身》<br>(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58625435395639370&amp;wfr=spider&amp;for=pc)<br> 带你去旅行诗意天涯《苏州震泽镇师俭堂,江南望族大宅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201711018717135&amp;wfr=spider&amp;for=pc)<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