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日早餐后游览了卧龙岗,午餐后游览了南阳府衙。</p> <p class="ql-block"> 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千米处,北连麒麟岗,南濒白河,三里河、十二里河沿岗体两侧缓缓南行,在“龙首”处注入白河,山水相依。它总占地占地2000亩,是一个集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2022年10月1日,南阳卧龙岗文化园正式开园。</p><p class="ql-block"> 卧龙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晋时期。唐代,南阳卧龙岗曾多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到了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2018年,南阳市卧龙区启动了卧龙岗武侯祠创建国家5A级景区建设。相传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和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也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和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它以卧龙岗、武侯祠、汉画馆及其周边1平方千米区域为重点,以“一人一岗一馆一祠”为核心,“一人”即诸葛亮,“一岗”即卧龙岗,“一馆”即南阳市汉画馆,“一祠”是“武侯祠。进入21世纪以来,市、区人民政府在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保护的同时,对卧龙岗进行持续性的改造整治,如今的卧龙岗有古脉长存的武侯祠、草庐、汉画,绵延数百年的书院文化等。它是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躬耕纪念地。</p><p class="ql-block"> 2007年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获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卧龙岗</p> <p class="ql-block"> 卧龙出山</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岗</p> <p class="ql-block"> 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 晴雨阁</p> <p class="ql-block"> 三友轩</p> <p class="ql-block"> 三顾茅庐</p> <p class="ql-block">三顾茶舍简介,“大梦谁失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刘香第三次来到南阳卧龙岗才赶上诸葛先生在家,谁知诸葛先生正在午睡.迟迟不能相见,大雷纷飞,在门外的张在艺不过要放火烧了茅芦,虚心访贤的刘备则耐心等诗,诸葛醒后被刘、买、张三兄第的坚定、真情、执着所感动,便吟诵了这首小诗,在自己的书房与三兄第饮茶畅谈天下大事道后诸葛先生拿了下雪时采摘的最后茶叶,用雪水烹制了这款茶招诗了刘.笑,张。诸葛先生也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帮助刘备。三顾茶舍就是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上而得名的。自此,也流传了这一款茶饮“诸葛雪片茶,这献茶也成为了我们三顾茶舍的招牌和接持用茶。</p> <p class="ql-block"> 诸葛草庐</p> <p class="ql-block"> 序功重光</p><p class="ql-block"> 胸怀日月</p> <p class="ql-block"> 汉武侯躬耕处</p> <p class="ql-block"> 千古人龙</p> <p class="ql-block"> 卧龙岗</p> <p class="ql-block"> 汉昭烈皇帝三顾处</p> <p class="ql-block">诸葛井,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汲水处,现为龙岗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p> <p class="ql-block"> 三代遗才</p> <p class="ql-block">古柏亭,此处原有古柏一株,高接云天,粗围丈余,为诸葛亮所植,故后人建亭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诸葛草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故宅旧址。现又称诸葛庵为八角尖顶茅亭,内有“汉诸葛孔明旧庐”碑石为证。</p> <p class="ql-block"> 三顾堂</p> <p class="ql-block">宁远楼,又称清风楼,原为诸葛亮藏书、鼓琴的地方,是武侯祠的重要建筑和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半月台,为诸葛亮夜观天象之处。</p> <p class="ql-block">野云庵,原为草屋,清康熙51年(1712年)改建为砖石结构,是诸葛亮躬耕时会友作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顾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亦称“拴马亭”</span>,为后人纪念刘、关、张三顾茅庐而建。亭内镶嵌<span style="font-size:18px;">“汉诸葛武侯像”和“汉昭烈三请武侯图”</span>石刻画像。</p> <p class="ql-block"> 三顾祠</p> <p class="ql-block">鲤鱼跳龙门照壁建于清代顺治年间,主题画 为“鲤色跳龙门”,正、背面分别雕“封侯挂印”<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入阁拜相”“喜从天降”</span>“五子登科”“<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八学士登瀛州”和“雁搭题名”“丹凤朝阳”“喜从天隆”“A仙过海”等图案,</span>展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内涵。“鲤鱼跳龙门”比喻金梯题名,即应试及第、跳过龙门,便能“雁塔题名”!“封候挂印”,光宗耀祖。所以有欲<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龙门看风雨”,“</span>登龙门声誉十倍”等感叹,跳过龙门也成为莘莘学子不懈追求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汉碑亭</p> <p class="ql-block">李孟初神祠碑,碑立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隶书,碑 记述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的功绩,其书法雄浑古拙,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堪称汉隶中上品。</p><p class="ql-block">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嘉二年(159年)刻制,隶书, 撰书 姓名。碑 记述地 官同意乡民张景包修土牛、瓦屋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摇役之事。此碑气度典雅,端庄自然,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赵莉碑,又称汉故郎中赵君之碑,隶书。</p> <p class="ql-block">龙角塔,位于卧龙岗高阜处,俗有“龙头”之称。清代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社会动荡,瘟疫四起,自然灾害不断。南阳知府顾嘉齋、南阳知县钮雷依照堪舆之说建此灵塔以镇邪镶灾,祈佑南阳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春庙会析福,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龙角塔作为龙岗毓秀之地,历来为众多善信民众的祈福圣地。在灵塔前祝俦神灵,于祈福牌上书写美好愿望,并悬挂于松柏之上,可佑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南阳知府衙门,又称为南阳府署、南阳府衙,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府衙坐北向南,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南阳知府衙门古建筑有30多座共140余间,总体布局然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格局和风貌。位于中轴线上的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主体建筑基本完整。南阳知府衙门是中国清代唯一一座保存至今而且布局依然完整的府衙建筑,对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吏的任用及其他政务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南阳知府衙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南阳府署</p> <p class="ql-block"> 恭门</p> <p class="ql-block"> 刑具展(一厅)</p> <p class="ql-block"> 夹棍</p> <p class="ql-block"> 女枷</p> <p class="ql-block"> 狼牙棒</p> <p class="ql-block"> 乳枷</p> <p class="ql-block"> 枷号</p> <p class="ql-block"> 三畏堂</p> <p class="ql-block"> 燕思堂</p> <p class="ql-block">地牢是筑于地下的洞穴,是古代牢狱的另一种形式,从汉代起地牢已为地方监狱,由郡县设置,主要是惩罚那些流氓、无赖,杀人放火,拦路抢劫,恶贯满盈的囚犯。地牢内光线黑暗,通风不畅,空气污浊,押犯拥挤,生活不保。凡在地牢惩罚过的罪犯大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很多囚犯性命难保当时社会人们对地牢谈之变色,不寒而栗,唯恐落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