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553】游广西靖西鹅泉景区

星空

【星空游记553】游广西靖西鹅泉景区,观青山环绕田园如画,赏翠竹婆娑水清如镜,感受鹅泉归来不看水。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5年02月22日,星期六,天气:继续下雨。今天,游览崇左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靖西通灵大峡谷后,队友集结,大巴车赶往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鹅泉景区旁边的鹅泉村入住。 百色市,因百色起义,对星空这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华民族内外交困之时,老蒋一统国内军阀势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星空还是很佩服老蒋的,老蒋结束了国内的军阀战争,保全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后来的事情就另说了。1929年5月,蒋桂战争结束。 【百色起义】当年,国民党政府设立了广西省政府,政府官员主动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共中央即派数名共产党员到广西加强武装斗争的领导。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广西政府释放了被桂系军阀监禁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承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右江农军。 1929年夏,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到南宁,对当地主政的国民政府做统战工作并取得其信任,一批党员和进步人士被安排到广西军政部门任职。很多中国共产党干部在广西教导总队、警备第四大队掌握了领导权,对旧政府加以调整,对士兵群众开展革命思想教育,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使之成为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之后,右江地区农军力量已超过1.2万人,长短枪炮近万支。此时,国民党政府突然起兵倒蒋使得广西局势大变。中国共产党决定选择地理位置特殊、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右江地区作为下一步武装斗争的中心。 1929年,广西前委宣布百色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很快引来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民团的反扑。 1930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乐业—布柳河漂流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百色属百越的一部分。 百色市拥有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天坑、峡谷、原始森林等绿色资源,壮、汉、瑶、苗、彝、仡佬和回七个民族的多彩风情资源等,主要旅游景区(点)有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右江民族博物馆、澄碧湖、大王岭原始森林、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靖西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山峡谷漂流景区、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区和布洛陀杧果风情园、凌云茶山金字塔等都很不错的。 【靖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县级市,由百色市代管,位于广西西南部边境,百色市南部,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52.5千米。靖西市是广西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广西百色乃至全国对接越南、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曾被评为中国绣球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西避暑旅游城市、广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境内景点众多,主要有通灵大峡谷、古龙山等。 靖西市历史悠久,据解放后在市区主山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以及禄峒乡大金村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斧、石铲等物推断,远在原始社会,靖西就有人类居住。地处归属和政区设置,最早见于《唐书》,建制已有1200多年历史。 靖西市境内不形成山脉,大部分是岩溶峰丛,孤峰和体积不大的非岩溶土山。峰林、峰丛发育优美,孤峰挺拔林立,奇峰异洞广布,峰丛相联如屏,多呈块状或条带状山体。境内有高山5座,西部有牛松坡、吓孟山,北部有平桥山,东部有古龙山,南部有排发山,中部有五岭。 明弘治九年(1496年)置归顺州,清为归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靖西县,县在广西之西,取“西部安宁”之义,而得名。 当天下午16:00点到达鹅泉村民宿,鹅泉景区就在一河之隔的河对岸。鹅泉是靖西的著名景区,与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广西民间还流传着“渠洋归来不看湖,鹅泉归来不看水”的说法,这足以说明鹅泉的景色之优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加,村民开始将这种两层楼拆掉,建成了6-8层加装电梯的楼房。说实话,这些高楼的确破坏了景区田园风光的整体之美,但景区占用了村民的耕地,也只能允许村民改建高层建筑。 村口有一座新建的“龙帝庙”,属于民间的地方信仰,农村大部分地区都建有山神庙、土地庙、龙王庙等庙宇。 这里到处都是凤尾竹。村民们,家家都有竹筏旅游业务。我们住的民宿旁边就是鹅泉古桥,也叫鹅泉长桥,很壮观,吸引了很多摄影前来创作大片。坐在民宿的楼下,观赏者泉水与桥、青山翠竹就会令人记忆深刻。 位于靖西的鹅泉,这是一口峰林谷地中的上升泉,为靖西八景之一,也是中国西南部三大名泉之一。闻名天下的“鹅泉跃鲤三层浪”和明代成化皇帝赐封的“灵泉晚照”古石刻,更是令它披上了神秘色彩。 鹅泉,这名字听起来普通,但风光无限,一幅幅画卷式的田园美景吸引了大量摄影师和游客。这里青山环绕、翠竹婆娑、水清如镜、鱼虾如梭,浓厚的山情野趣的韵味是繁华都市无法媲美的。 古桥是鹅泉的—个胜景,建于清朝年间,桥长约60米,宽1.5米,全为石灰料石组成,是由15个涵洞组成的石拱桥。傍晚时分,长桥卧波,如此优美景色,实在犹如乡村画卷。据悉,这座古桥是靖西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古桥。<br> 鹅泉泉水四季不涸,水清如镜,被国外游客称之为“天下第一水”。泉边桥头翠峰如屏,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但这里的人们大多数仍是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也正是如此,靖西鹅泉成为靖西山水田园风光的代表,入选中国五十佳“最美的乡村”。 每逢晴天,傍晚时分的鹅泉的相当美丽,夕阳西下,不仅光影交错,水色蓝绿渐变,更是有暮归的老人与牛。这一场景,吸引了大量摄影师慕名而来,他们成为了人文摄影、风光摄影里的最好的创作素材之一。 每当晴天傍晚,位于古桥前的另一座公路桥上会站满了摄影师,他们找好了机位,架起了三脚架,他们拿着“长枪短炮”镜头。为了拍到更好的画面,有的摄影师为拍摄老人牵牛过桥的场景,会给老人一些辛苦费,让老人千牛在桥上走几遍。有时很有趣的是,牛不愿意,直接从泉水里淌水而过。 在历史上,鹅泉已有700多年历史,除了是中国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以外,它还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但大多数游客都不知道它还有如此厉害的名堂,而它也本身也不需要德天瀑布增添名气,其本身早已闻名。 广西风光,人们只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鹅泉也有桂林山水般的景观。广西地貌一直以来是国内非常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泉水相依,更是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