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岭 南 归 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旅美画家陈健群的国画艺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李 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当东方的墨韵在异域的江海浸洇,一场以文脉为经,以鉴借为纬,以探索艺术传承与多元融合为主旨的"岭南归羽——陈健群花鸟画展"翩然而至广州高剑父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画者,承古开今明道也。观陈健群先生之画境,其笔下翎羽,纤毫毕现而气韵流动;其画枝干,笔力遒劲,转折有度,且光影跌宕;鸟禽猛兽,擅于铺陈背景,渲染氛围。特别是刻画动物之眼神,情、境、神浑然一体,彰显其精神特质。通读作品,可见笔、形、墨、色交融处,既有岭南画派前辈赵少昂之妍丽,又见东方之盎然雄强,且不失异域的光影明晦,这大抵源于陈健群先生对东方文化之精髓和岭南画派"折衷中西"理念的深刻体悟。究其内核,其画作立于中国传统之笔墨精神,揉之岭南“二居”的“没骨”与“撞水、撞粉”之妙趣,兼得少昂先生笔力之矫健,又融西方水彩之光影;既有传统花鸟的文人意趣,又见当代构成的视觉张力和光影。恰似将岭南艺术的基因,以笔墨为舟,横渡重洋,在异域文化的土壤中萌发新枝,也播撒着东方文化的花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陈健群先生喜画花卉鸟禽鱼虫猛兽,这大抵与岭南画坛诸如高剑父、高奇峰、何香凝等前辈,多喜托物言志述情相承。故陈健群先生喜画狮虎龙,以寄托华夏之精神,其画中的绶带鸟,似诉说对故土的眷恋;作《十二生肖》,比拟东方文化之博大;用《热带鱼》的斑斓色彩,演绎文化交融的华章。其笔下的花鸟,既是岭南画派技法的传承,又是个人艺术语言的演绎。那些栖息在画面中的生灵,羽翼丝毛间承载着传统的重量,却又轻盈地飞向当代的晴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细观其作,花瓣枝叶山岚云雾,或以没骨之法,抑或墨彩晕染,似水似色的氤氲中洋溢出岭南的温润和水墨的华章;枝干遒劲处以焦墨枯笔勾勒,颇得中国书法之要,而枝头绽放的花朵却如辉染着大洋彼岸的阳光。这种跨越东西的艺术表达,正恰似将高剑父"折中东西"鉴借西学的革新精神,书写在二十一世纪的画卷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诚然,这种既扎根传统又面向当代的艺术实践,彰显出陈健群先生的艺术追求和对传统文化发展式的理解。他以岭南画派的笔墨为根基,以跨文化的视野为羽翼,让传统艺术在新的语境中重获生机。当观者驻足画前,或可听见毛笔在宣纸上的私语,感受到水墨在东西方文化间的呼吸——这既是艺术家对师承的致敬,又是对艺术革新精神的传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岭南的风,从未停息;艺术的羽,永远翱翔。在这"归羽"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返乡,更是一种艺术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我们从中既能感受到传统笔墨与现代视野碰撞出的火花,又能听见岭南画派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时代回响。这正是陈健群先生水墨艺术的意义!</b></p> 画家陈健群简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陳健群(Philip Ch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廣東台山人,畢業於加拿大卡加利大學,現居於美國舊金山,是當代嶺南派著名畫家,其藝術成就在海外有廣泛影響,是當前能真正代表嶺南畫派畫家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陳氏研習藝術有60年,作品賦色用墨融中西,構圖簡潔奇特,用筆灑脫雋逸,所作花鳥,魚蟲,山水深得嶺南派神髓,特別在動物走獸的創作上更是形神俱備,有自己獨特風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陳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擔任香港工聯會、香港女青年會國畫及水彩畫導師,更開辦嶺風畫苑及陳氏工作室教授美術。在美國除教授國畫外對推動美術活動及介紹中華文化給外國主流社會不遺餘力。</b></p> 文章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李 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66年生于河南沈丘。现任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为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越秀区文联副主席、西安交大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高剑父研究文集》(1)、《会心画意-李琰美术学文集》、《风骨-中国画家眼中的太行山》、《画行天下一太行山》、《阳光之美一杨之光国画人体艺术》等专著,代表论文《儒家女性理想人格与仕女画风格流变》、《元代官私书画鉴藏研究》等。</b></p> 欢迎光临高剑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