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川邛崃,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唐代佛教石刻艺术的灵魂。我驱车沿着古迹分布的路线,探访了一天,山路蜿蜒曲折,颇为艰难,但心中对这些秘境古迹的强烈兴趣,还是走完了全程。</p> <p class="ql-block">石笋山石窟,</p><p class="ql-block">是邛崃石刻古迹中的一颗明珠。这里保存完好的唐代石刻群,小众隐秘,规模壮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唐的辉煌之中。站在石笋山下,抬头望去,巨大的岩石山壁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群雕,周围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显得格外庄严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在石窟内,中央主像是一位佛陀的形象,两侧各有一尊较小的人物雕像陪伴,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气息。岩石上雕刻着多尊佛像,其中一尊大手印向天伸展,展现出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洞穴内,千手观音菩萨,周围环绕着许多小雕像,背景墙上有精美的浮雕图案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佛教世界。</p> <p class="ql-block">景沟廊桥,初名金凤桥,</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代,是茶马商贩渡河歇脚的重要场所。如今,这座古桥依然矗立在景沟之上,木制牌匾上刻有“金凤桥”三个大字,并附有一些书法题词与印章,显示出古朴典雅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磐陀寺,</p><p class="ql-block">这座集唐代精美的摩崖造像,明代的大殿、壁画和彩塑于一体的国保寺庙,是我这次探访中最精彩的地方。寺庙内,一座石窟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坐像,背后墙壁绘有多层佛教故事画作,整个场景显得庄严而神圣。大殿内部,供奉了一个大而庄严的释迦牟尼坐像,并在其上方绘制了一些精美的宗教绘画作品作为背景装饰元素,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磐陀寺内,一座石窟内布满了密集的小型佛像雕塑群,排列整齐有序,在中心位置有一组较大的佛像组合,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气息,并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洞窟内,佛龛内雕刻有一尊坐姿佛像,两侧各有一位站立的人物雕塑,背景墙上有简单的装饰图案与颜色斑驳痕迹,显得古朴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花置寺石窟,</p><p class="ql-block">位于邛崃城外的竹溪湖水库旁。可开车走小路上山,山崖上留下了一座唐代开凿的花置寺石窟。这里现存7龛,全长38米。最大为无量寿佛立像,龛高6米,像高4.7米。清光绪十九年重施彩妆,造像面部圆润丰腴。另两龛为千佛龛,两龛构图大至相同,均由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像及千余躯小佛像组成。在千佛龛一侧现有碑记。</p> <p class="ql-block">兴福寺,</p><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古寺,后在明嘉靖年间重建。历史上曾用过“蓬莱别院”、“石庙子”等名称,最终改名为兴福寺。寺庙位于楠木林深处,山道蜿蜒泥泞且错车困难,平时很少有香客,格外宁静。</p> <p class="ql-block">兴福寺的大门雕刻精美,上方悬挂着“兴福寺”牌匾;两侧石狮子栩栩如生,门前树木葱郁,显得庄重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永乐寺,</p><p class="ql-block">据传是南北朝明月江和尚创建,后来明王朝永乐年间重建。现只剩庙房2重,大石狮1对,石照壁1通,石牌坊1通。石坊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掌印妇官刘氏修造,正面镌刻“雪巢名胜”。背面正书“第一禅林”。</p> <p class="ql-block">石塔寺石塔,</p><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原名“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始建于南宋,石塔为梭柱状红砂石塔,下部有附阶和须弥座,主体塔身中部略突出呈枣核形,每面开三个佛龛,塔门上方牌匾刻有“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塔后面的大悲寺是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就在石塔寺边上,场馆不是很大,新馆正在建设规模很大,还没开放。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顺便参观下,很有教育意义。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今天和平生活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这趟穿梭于邛崃山林的探秘之旅,将我带入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那些历经岁月雕琢的佛龛造像,斑驳石纹间沉淀着盛唐工匠的精湛技艺与虔诚信仰,让古老艺术跨越了时空,留给后世无尽的震撼与恒久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