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1960年至1966年就读福建省永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陈荣辉老师和校外辅导员郁叔叔的教导下,在全国掀起学雷锋的活动中,我们迎来毕业季。</p> <p class="ql-block">1966年7月,我们拿到了《毕业证明书》,上面盖着鲜红的《福建省永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印章。</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我们毕业了!也迎来了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我们学校更名为永安县工农兵小学,现为永安市西门小学。</p> <p class="ql-block">2000年5月14日,我们相聚母校。久别重逢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我们合影留念,一挥间,又是二十五年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日,我们相处65年儿时伙伴,相约来到吉山村。这是福建省现存抗战旧址遗存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古村。</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位于吉山村省立永安中学旧址一一东方月。这里走出大批人才,现在是永安一中高考接力地。</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讲述哪年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母校旧址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萃园,即"何坑书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是目前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早期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讲讲外公与笋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吉山浮桥。</p> <p class="ql-block">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旧址,这里培养出大批杰出音乐人才,创作许多优秀音乐作品。</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来到霞岭村。省政府内迁永安时,国民党省党部等院校、单位进驻霞岭,是纯正同学的家乡。这里山青水秀,霞光普照。</p> <p class="ql-block">参观纯正同学的古屋,这里有他回忆。</p> <p class="ql-block">看看叔叔当年结婚的对联,还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纯正同学叔叔、婶婶留影,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待,祝福他们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小聚将结束,我们在范氏先祖仲淹公的文正范公祠留影。</p> <p class="ql-block">五.一小聚,我们都收获到纯正同学著《语文耕耘录》书,记载了纯正同学在语文教育辛勤耕耘所取得经验成果,也纪录了纯正同学一生教学的足迹,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福建省首位高中语文正高教师,特级教师,永安一中副校长,值得一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