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自驾游(四)

PanQ

<p class="ql-block">4月5日,歙县的第五天来到棠樾牌坊群。牌坊群位于歙县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为鲍氏家族的聚居地。</p><p class="ql-block">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石牌坊,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七座牌坊庄重威严,连成一线,鱼贯而立。每一座牌坊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span>不仅彰显古徽州地区灿烂的建筑文化特色,也充分展示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徽文化程朱理学影响下</span>当地淳朴、精诚、仁爱的家国情怀。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p> <p class="ql-block">棠樾,古称“唐越”。相传唐代初年,东晋新安太守鲍弘的后裔鲍安国与妻弟汪华捐资济民有功,唐高祖劾封为“唐越国公”,他们居住的村庄称作“唐越”。后来鲍氏借《诗经·甘棠》篇中“蔽芾甘棠”之句,谐音“唐”为“棠”,“越”字谐音为“樾”,意为甘棠树枝叶繁茂,利及后人之意,故“棠樾”村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骢步亭,位于棠樾牌坊群中。明隆庆间鲍献书偕侄元臣建。后屡圯屡修。“骢步”典出《列异记》,标示建亭者心存祖道,乐善好义,且有远大前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亭为乾嘉年间重建。单檐四角攒尖,宝顶形似官帽,为他处少见。</span>甬道贯通东西,南北两边有石凳、飞来椅,亭内四柱,上有横枋承托藻井天花。门额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骢</span>步亭”三字,为清书法家邓石如手笔。</p> <p class="ql-block">鲍家祠堂。位于棠樾牌坊群西端,分为鲍氏支祠又称敦本堂(男祠)、清懿堂(女祠)、世孝祠三座。</p> <p class="ql-block">放大了欣赏这精美的砖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在棠樾村西端,两座祠堂相向而立,一为敦本堂,俗称“男祠”;一为清懿堂,俗称“女祠”。</p><p class="ql-block">这是敦本堂。祠堂建筑气势恢弘,显示着棠樾鲍氏家族的的煊赫,为清代徽州祠堂建筑艺术的典范。最典型的是其“肥梁瘦柱内天井”的徽派建筑特征,屋柱细而高,横梁却很粗,被称为“冬瓜梁”。</p> <p class="ql-block">清懿堂又称鲍氏妣祠,是我国唯一现存完好的女性祠堂。在“女人不进祠堂”的旧制下,清懿堂的存在显得十分难得。</p><p class="ql-block">“清懿堂”匾额高悬,另有一方“贞孝两全”匾额,为清代曾国藩手书。</p> <p class="ql-block">清懿堂中的雕刻典雅瑰丽,尤以门厅外之八字墙,满饰砖雕,玲珑剔透,华采纷呈。被誉为徽州砖雕之最。</p> <p class="ql-block">世孝祠建于清嘉庆六年,专为宋元以后鲍家以孝行著名的子孙而建,以奉祀和纪念他们。</p><p class="ql-block">世孝祠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门楼砖雕宏丽,四柱三楼,仿木梁枋构建精美。匾额“世孝祠”三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手书,彰显了世孝祠的高贵气质。</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第二个景点是鲍家花园,距离棠樾牌坊群仅一站地左右。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p><p class="ql-block">原鲍家花园总体占地面积360多亩,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遗憾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花园为2004年修复重建,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p> <p class="ql-block">花园很新,因为不是古迹,来此参观的游人很少。但花园内的各式盆景和中式花窗相呼应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了这天的第三个景点,唐模古村。</p><p class="ql-block">唐模古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由唐代汪华家族始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被称为“唐朝模范村”,故得名“唐模”。</span>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徽州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闻名,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槐荫树。槐荫树其实为香樟树。1992年因在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使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便有了“天下第一媒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沙堤亭,又名八角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在徽州,以前的村庄水口建设时,都会建造一座像这样的高大的建筑物,有藏风聚气的功能。因属水口标志,又称水口亭。</p><p class="ql-block">亭子东西两面悬有“沙堤”、“云路”额匾,这也是沙堤亭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同胞翰林坊‌。徽州地区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个半”,其中一个牌坊是指歙县徽州古城的许国八角牌坊,规格最高;另外这半个便是指这座“同胞翰林坊”,是唐模许氏家族的许承宣和许承佳兄弟于清康熙年间先后考取进士并被康熙帝钦点翰林的科举佳话。</p><p class="ql-block">整座牌坊几乎布满了石雕,石柱之间刻有梅花,取"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檀干园,又称“孝子湖”。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富商许以成,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老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建造的。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名曰“檀干园”。</p><p class="ql-block">檀干园将水口与中国传统园林融为一体,形成了徽州水口园林独特风格的完美典范。</p> <p class="ql-block">响松亭,可供村民歇脚,亦可点缀风景。</p> <p class="ql-block">忠烈庙,庙中供奉着唐朝为平息“安史之乱”而牺牲的许远(许远为唐模许氏家族十六世祖,安史之乱时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共守睢阳,以身殉国。)</p> <p class="ql-block">清听轩,是古代唐模孩童和许家子弟读书求学的私塾,</p> <p class="ql-block">以“水口聚财”理念规划,檀干溪穿村而过,形成独特的田园水系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阳桥,由唐模许氏建于清朝雍正年间。为40余米的避雨廊桥,东面竖一排青石砖雕栏杆,设1米宽人行道或供人歇息聊天之用。高阳桥为唐模水街十座石桥之主桥,位居村中。因唐模许氏来自高阳郡,所以造高阳桥,意为不忘祖先。想起许村的高阳桥,应该也是这个意思,连样式都很接近。</p> <p class="ql-block">村中心的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檀干溪穿村而过,沿溪而建的青石板街道,两侧商铺、民居错落。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村子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唐模许氏宗祠为许氏宗族的总祠,下分三个支祠,俗称“厅”,其祠名分别为“尚义堂”、“继善堂”、“骏惠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尚义堂。</span></p><p class="ql-block">在唐模,民间曾留传三句谚语:“穿靴戴顶尚义堂,摇摇摆摆继善堂,草鞋麻履骏惠堂”。真实反映了三厅在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厅中“尚义堂”地位最高;“继善堂”次之;“骏惠堂”低下;但在宗族意义上,三厅是并列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继善堂。</p> <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是其特色之一,但也有多种形式,并且有文武之分。文马头又称印斗式马头,其设计厚重稳健,形状酷似官印。此即为典型文马头。</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银杏‌树,树龄超1300年,被誉为“活化石”,历经沧桑,依旧常青。</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晒秋场,牌坊后是带着浓郁徽派文化的法国家庭旅馆。唐模是中法合作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法国家庭旅馆是中法合作的落地项目。</p> <p class="ql-block">村后是一派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第四个景点是呈坎。这天和接下来一天应该是此次行程中最辛苦的两日,每天走了四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朝末年罗氏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从江西南昌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呈坎,又名八卦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span>依山面河而建,坐西朝东,面对灵金山,背靠葛山,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呈坎最火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呈坎有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p><p class="ql-block">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村中心有着大片荷塘,白墙黛瓦与水中倒影呈现出一幅完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呈坎景区的5条街大体和众川河平行,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p><p class="ql-block">另外,呈坎景区内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等功能,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又回到这个网红打卡点,在最后的一点余晖里再跟它合几张影。</p> <p class="ql-block">4月6日,一早离开了住了五晚的歙县。游玩的第一站是西溪南。西溪南还是一个古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地处黄山市腹地。</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村始建于唐,迄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现保留了一百多处明、清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已经逛了太多的皖南古村落,西溪南有别于其他古村的地方在于它有绿野仙踪般的景色,所以我们没有再进村参观古建筑。村旁一条丰乐河纵贯全域,河畔拥有近千亩天然枫杨林湿地,这里就是西溪南版的绿野仙踪。</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西溪南,第二站是木坑竹海。木坑竹海距黟城北面15公里,距宏村4公里。我们6日的终点站在宏村,所以选择游玩沿途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见一潭碧绿淸泓,名曰秀女湖。</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不远处有一个竹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木坑竹海,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电影《卧虎藏龙》中周润发与章子怡的“竹林斗剑”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木坑也是个村落,以竹海而著名。木坑竹海又称“滴翠谷”,此谷纵深约6公里,四面环竹,郁郁葱葱,形如金斗,聚财不漏,风水甚佳。</p><p class="ql-block">顺台阶拾级而上,经丝竹月廊、好汉坡。</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爬可达被竹林环抱在内的木坑村里人家。但我们体力有限,没有继续上山,而是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第三站是卢村。卢村又名雉山村,位于黟县宏村镇,在宏村以北约1千米处。</p> <p class="ql-block">卢村靠山临水,羊栈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村东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它体现出徽派民居的精华。木雕楼是由七座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是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于清道光年间所建,距今18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卢帮燮生于清朝嘉庆年间(1801年),早年经商致富,人称“卢百万”,后入朝为官,先后任奉政大夫,朝议大夫。卢帮燮娶妻妾六房,功成名就,儿孙满堂,于是倾家财建造了这群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楼。 </p> <p class="ql-block">这是志诚堂,是卢百万的大房和二房合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p><p class="ql-block">卢百万在拥有了丰厚资财之后,请了徽州当时最好的木雕艺术家,把自己对文化和艺术的高压追求,刻进了木雕之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梁垫、雀替、挂落、裙板、隔扇无不精雕细刻。</span></p> <p class="ql-block">雕刻技法采用浅雕、深雕、镂空雕等多种类型,深雕多达六七个层次;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混雕、线雕、隐雕、剔雕、透雕。</span>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折射出古代徽州艺人娴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村后又是一片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