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64) “对齐颗粒度”,细粗应有度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span></p> <p class="ql-block">当下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叫“对齐颗粒度”。用网络语言来说,这是存在于真实职场中的“大厂行业术语”。所谓“大厂”,特指大型互联网公司或行业龙头企业。</p><p class="ql-block">“颗粒度”,是指具体工作内容的具体程度。“颗粒度”越细,表示细节越详尽,越有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颗粒度”越粗,表示细节越少,更多的是抽象概括。“对齐颗粒度”,是指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或数据分析中,通过统一各方对细节的细化程度或详细程度,确保信息同步和认知一致,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误差。</p><p class="ql-block">这里面的核心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对齐”,一个是“颗粒度”。然而,在现实职场中,无论是“对齐”还是“颗粒度”,并非越精细越好,都存在一个如何拿捏分寸、怎样把握好尺度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对齐”,其要旨就在于统一方向、目标或标准。《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上下同欲者胜。”认知上“对齐”,才可能实现“上下同欲”。不过,该篇又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指君王要给将帅一定的临机处置权。否则,就会带来“乱军引胜”,即“自乱其军,自去其胜”的严重后果。在职场上,过分强调“对齐”,往往会抑制属下的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p><p class="ql-block">对工作中交接或需要合作的双方或多方来讲,“颗粒度”越细,可能越容易实现“无缝对接”,越有利于避免某一方因为不清楚、不明确而导致出现问题。但与“对齐”同样的道理,“颗粒度”越细,可能就越容易束缚对方的思维,抑制其灵活性、创造性。</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虚实篇》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职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作为职场人,既要注意追求“对齐颗粒度”,又要谨防被过度的“对齐颗粒度”捆住手脚,而弱化甚至失去应变取胜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