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春天来临之际我和先生开始了盼望已久的自驾旅行:从3月20日开始,驾驶着特意为退休后自驾游而买的吉普牧马人一路向南,经山东德州,到济南、曲阜、台儿庄,然后进入安徽蚌埠,再到皖南的芜湖、泾县、歙县、绩溪、黟县,皖西的六安,自此向北进入河南信阳,又插回安徽亳州,就此回程一路向北,到山东聊城,最后在河北固安停留两天后于4月13日返回北京,全程历时24天,行程43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春天正是油菜花盛开时节,我们一路饱览最美的风景,享受最轻松惬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由行</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山东德州。为了让自己不过于紧张,限定每天路程尽量不超过300公里,德州只做为中转站休息一晚,没有去任何景点,21日上午参观了德州市博物馆,午后就直奔山东首府济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汉置安德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德”为“德州”。</span></p> <p class="ql-block">既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博物馆内人极少。</p> <p class="ql-block">21日下午到达济南。济南,别称“泉城”,已拥有七十二名泉而著称,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我俩还是大学毕业那年爬完泰山来的这里,时光如白驹过隙,迄今已快四十年了。记得当年游览过趵突泉和大明湖。</p> <p class="ql-block">到达的当天傍晚我们去了趵突泉和五龙潭。趵突泉为世人所熟知,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p><p class="ql-block">济南市民生活悠闲惬意,几个最著名的景区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都相聚不远,趵突泉和五龙潭更是门对门。不像大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城,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远,一天只够游一处,累惨了外地游客。</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也叫乌龙潭、龙居泉,元朝初年为大旱祷雨,在潭侧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故称五龙潭。</p><p class="ql-block">五龙潭一带,北魏时水域颇大,为大明湖之一隅,元代时水面缩小,仅剩泉池及纵横溪流。因景色秀丽,引得历代文人来游并咏诗赞美。</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公园内建有秦琼祠,<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没有开门,还是被漂亮的大门吸引了。</span></p><p class="ql-block">据查整体建筑为唐代风格。公园内还有秦叔宝故宅的石碑。秦琼,字叔宝,唐代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以勇武著称,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p> <p class="ql-block">给餐厅里两个可爱老头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步行回酒店,穿过济南市中心泉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跳舞的大妈,练旱冰的孩子,还有写大字的老人,一派祥和快乐景象。</p> <p class="ql-block">济南的第二天游大明湖。大明湖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曾留下著名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湖光春色,波光潋潋,垂柳摇曳,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遇到北京老乡啦,大明湖畔坐落着老舍纪念馆。原来老舍先生从英国留学归来1930年~1936年先在齐鲁大学任教7年,在济南结婚成家生子,济南成为他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的秋天》中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明湖,下午来到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是1954年成立,1991年兴建新馆,2006年再次扩建,2010年落成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佛教造像艺术展,无不为其精美的佛像造型赞叹。</p> <p class="ql-block">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p> <p class="ql-block">山博的镇馆之宝之一——红陶兽形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造型模仿小猪,憨态可掬,是大汶口先民祭祀或储酒的器物,也是新石器时代陶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兼具实用与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哈哈,跟网红“山东情妇馆”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旁边就是山东美术馆,但因为从博物馆出来已是下午4点半,美术馆已关门。</p> <p class="ql-block">步行在夕阳下的泉城。</p> <p class="ql-block">解放阁,为纪念济南解放,在旧城东南角即济南战役突破口遗址上修建,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元帅亲自题写阁名。</p> <p class="ql-block">解放阁的对面就是济南最热闹的商业步行街宽厚里。</p> <p class="ql-block">吃完晚餐出来,夜幕下的步行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解放阁更显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解放阁南侧河岸边的白石泉,泉城处处都冒泉呀。</p> <p class="ql-block">济南的第三天上午游览千佛山。千佛山最早记载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称为历山,后因隋朝建千佛寺得名千佛山。</p><p class="ql-block">千佛山为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是一处融历史、文化、风景、宗教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享誉全国的“佛教历史名山、虞舜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7年新落成的千佛图。</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作为济南市民休闲、健身的绝佳胜地,被誉为济南市的“城市阳台”“天然氧吧”“生态乐园”。这个合唱小团体让我想起北京景山公园每到周末的红歌合唱队,很多年没去了,不知现在是否还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半山腰可以俯瞰济南市区。</span></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兴国禅寺为山东著名佛教古寺,坐落于千佛山半山腰,现为济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其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被称为千佛山首刹。</p> <p class="ql-block">为弘扬大舜文化,在千佛山半山腰处有一处院落,名为“历山院”。</p> <p class="ql-block">历山院内南壁巨型篆书石刻《舜典》,《舜典》是《尚书》的篇章之一,属于儒家范畴,记载了虞舜的言行。全文近800字,长30米,宽6米。</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景点较多,体力有限,我们只到了半山腰历山院,众多景点都没有去。先生走到哪里都要找茶喝,千佛山上算是此行的第一杯茶吧。</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下大门外有一处僻静的院落,是书法碑刻文化苑,当天院内的展厅没有开放,但可以参观院外陈列着的清代各帝王们留下的御笔碑刻。</p> <p class="ql-block">下了千佛山离开济南继续南下,在23日下午到达此行第二站曲阜。</p> <p class="ql-block">曲阜市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是历代儒客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坐上人力车在曲阜老城内逛一圈,各处均已关门,就在“万仞宫墙”、颜庙、周公庙及孔林门外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正对孔庙。门额题“万仞宫墙”为乾隆御笔,语出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每天早晚会在此门外准时举行开城和关城仪式。</p> <p class="ql-block">颜庙,又称复圣庙,是祭祀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周公庙。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武王之弟。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并制定了典章制度。后世称这位礼乐创制者为“元圣”。</p> <p class="ql-block">孔林外的万古长春牌坊。</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下的曲阜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老城区城墙边一处新改建的酒店,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曲阜第二天,我们正式参观三孔及颜庙。这是从网上找到的孔庙全景图。</p><p class="ql-block">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建筑群,以“建筑时间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著称于世,被誉为 “天下第一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孔庙平面呈长方形,整个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展开布置,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进入孔庙映入眼帘的就是第一道门坊—金声玉振坊。</p><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 一词原指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我国古代,演奏音乐时,通常以敲击钟声(金声)作为起始,以击打磬声(玉振)作为结束。在这里,用 “金声玉振” 来比喻孔子的思想汇聚了古代圣贤的精华,高度赞扬了孔子对中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及太和元气坊。</p><p class="ql-block">“棂星门”三字是清乾隆手书。明代时此门为木制,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时“易以石”。棂星,也就是灵星,古代帝王祭祀上天之前,都要先祭祀灵星。它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在孔庙设置棂星门,其寓意是将尊崇孔子的地位等同于尊崇上天。</p><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坊额题字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p> <p class="ql-block">璧水桥,横贯于孔庙的第二进院落内。“璧水”之名取自河中水质清澈、碧绿,且流水环绕如玉璧,故称“璧水”。同时,“璧水”也象征着教化不息。在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而此处设立“璧水”,意味着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p> <p class="ql-block">进入孔庙第四进庭院,院落疏阔,古树葱郁,禽鸟翔集,仿佛能感受到千年来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化碑,</span>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立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p><p class="ql-block">成化碑被世人誉为孔庙第一碑,也是四大明碑之一。碑文说“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艺开太平者也”,“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制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p> <p class="ql-block">碑亭,位于第六进院内。孔庙内共有十三座碑亭,始建于唐代,元代添建二座,清代添建九座,亭内存有唐至民国碑刻50余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蒙文、满文等文字刻写。</p> <p class="ql-block">在十三碑亭院内出现了双檐穿插交错的拥挤现象。这种建筑结构犬牙交错,两角相顶,巨檐相交,是古建筑学上所讲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是碑亭建筑中的奇观,这种犬牙交错的建筑模式,也只有在孔庙十三碑亭的院落里才会出现。</p><p class="ql-block">“勾心斗角”一词始见于唐代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是用来形容宫殿建筑之精美的一种艺术语言。</p> <p class="ql-block">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此处杏坛是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位于孔庙第七座院落中心。</p> <p class="ql-block">杏花掩映下的杏坛飞檐。</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这里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 年),可惜后来毁于火灾。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成殿是清代雍正年间重建的,采用重檐九脊的建筑形式,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磅礴,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四周的廊下环绕着 28 根石雕龙柱,这些龙柱均由整块石材雕刻而成,每根高 6 米,直径 0.8 米,是明代弘治年间徽州工匠的杰作。</p><p class="ql-block">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前檐的 10 根深浮雕龙柱,每根柱子上有两条巨龙相对翱翔,盘绕升腾,柱子中间雕刻着宝珠,整个雕刻工艺玲珑剔透,龙的姿态栩栩如生,而且每一根柱子上的龙纹都各不相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从孔庙东门出来穿行一个小商业街就是孔府。</p><p class="ql-block">孔府,本名“衍圣公府”,是孔子嫡裔子孙世代居住的官邸,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衙宅合一”的典型贵族庄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东方民居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家”。</p><p class="ql-block">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p><p class="ql-block">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代纪晓岚的手书,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p> <p class="ql-block">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p> <p class="ql-block">进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会打开。</p><p class="ql-block">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p> <p class="ql-block">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奎楼,四层高,翘然突起象征吉星高照。此楼不开放,据说楼的底层设活动机关,下有陷阱,原为孔府金库。遇险时衍圣公及眷属也在此避难,俗称“避难楼”。</p> <p class="ql-block">内宅院中有一座用石栏杆圈起的太湖石假山,据说象征着开门见山,提醒大家说话办事要直来直去。</p> <p class="ql-block">孔府内宅门里的这幅彩色壁画,称为“戒贪图”。</p><p class="ql-block">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獫”,是天界中的神兽,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獫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獫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 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p><p class="ql-block">衍圣公画此图于宅门内出口壁上,是提醒自己、家人并告诫子孙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常怀律已之心, 不要贪得无厌。</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孔府的参观,来到颜庙。</p><p class="ql-block">颜回,孔门七十二贤之首,以德行著称于世。他家境贫寒但潜心好学,《论语》中有不少关于颜回的记载:“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等等。后世封为复圣,颜庙亦被称为“复圣庙”。</p> <p class="ql-block">颜庙占地23000平方米,共有元、明、清建筑24座,殿、堂、亭、庑、门、坊等159间,前后五进院落。</p><p class="ql-block">陋巷井,颜子当年吃水的水井,因颜子居陋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乐亭,得名于孔子赞扬颜子的话:“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 <p class="ql-block">颜庙原为颜子故居旧址。</p> <p class="ql-block">正殿复圣殿,供奉颜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span></p><p class="ql-block">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道中巍然屹立着万古长春坊。</p> <p class="ql-block">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今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p><p class="ql-block">洙水桥。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谒孔林酹酒碑”。</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span style="font-size:18px;">墓前石碑两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为明代书法家黄养正书写,后碑篆书“宣圣墓” 。</span>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p><p class="ql-block">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在鲁国去世后葬于鲁城北泗上。据《阙里文献考》记载,当时孔子的墓,“茔不过百亩,封不过三垅,祠、字不过三间”,后经历代修建,才达到现存规模。</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三孔,下午来到尼山圣境。</p><p class="ql-block">尼山圣境建于尼山之上,是近年新建的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园,目前完工第一期,有孔子像、孔庙建筑群、大学堂等。 </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孔子临川感叹地,一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声震长河。山环水抱之中,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子母亲的故里颜母村,以及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圣山、圣水、圣地的景观,“尼山圣境”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学堂高65米,共9层,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包含迎宾大厅、台阶大厅、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p> <p class="ql-block">大学堂内的大学之道是由五组共八十级台阶组成,象征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曲阜第三天上午参观了新建的孔子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曲阜新城区,2018年11月开馆,历时5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馆藏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基本陈列为"大哉孔子"展。细分为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诗礼传家6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孔子博物馆,我们离开曲阜前往下一站台儿庄,途中到微山湖游玩半天。</p><p class="ql-block">“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铁道游击队》插曲就是我之前对微山湖全部的了解。原来微山湖中心有个微山岛,从码头坐渡轮2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p> <p class="ql-block">微山湖位于山东济宁的微山县,是山东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微山岛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最高海拔91.6米。总面积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微山湖名字的来历,可追溯到商代,商纣王沉迷酒色,暴虐无道。他的哥哥微子(名启)数次向他进谏都没有被采纳,于是愤然出走隐居在微山岛上,死后葬于此地,人们为了纪念微子,便把湖命名为微山湖。</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岛上游览了微子文化苑。</p> <p class="ql-block">微子文化苑依托目夷墓而建,以纪念春秋时期宋国名臣目夷(微子十七世孙)。园内有三仁殿、崇德阁等仿古建筑,历史感浓厚。</p> <p class="ql-block">崇德阁共九层,每层九米,总高81米,是中国阁类建筑中最高的,被称为“亚洲第一高阁”。是仿古建筑与现代观光电梯的结合,为微山岛新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微山湖也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场地之一。1941年秋,微山湖游击队正式成立后,配合活跃在微山湖地区的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湖上区中队等抗日武装,同日伪军和顽固势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p><p class="ql-block">岛上有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纪念碑建于1996年,是微山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25号下午到达台儿庄,我们住在古城边,傍晚进古城漫步。</p><p class="ql-block">说是古城,其实真实的古城早已在80多年前那场血战中被摧毁殆尽。这座新古城是在台儿庄战役胜利70周年时当地政府宣布依据原古城样貌复建的,2010年重新开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余晖下,漫步在古城小桥流水边,享受先烈们浴血牺牲换来的此刻的和平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这时的古城极静,几乎看不到游人。</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古城愈发迷人。</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复兴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复兴码头坐船夜游古城,惊叹她美轮美奂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就在古城北门外的渔灯巷内,喜欢这个颇有古意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再次进入修复后的台儿庄古城,参观景区,凭吊先烈。</p><p class="ql-block">台儿庄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p><p class="ql-block">然而正因为位置的重要性,在1937年,日本占领了南京、济南之后,为了攻入徐州,台儿庄也就成为了他们侵略的对象,因此也就有了“台儿庄大战”。</p><p class="ql-block">天齐庙又称“东岳庙”,主奉东岳大帝。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战火中。台儿庄古城重建时,对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恢复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泰山行宫俗称“泰山庙”,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后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战火。重建后的泰山行宫融合了明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山门上镶嵌的“泰山行宫”四个大字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清真寺,俗称北大寺。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扩建。</p><p class="ql-block">1938年台儿庄大战期间,因建筑坚固且地处战略要冲,成为中国军队第31师186团指挥所,经历7天7夜激烈争夺,寺内遗留著名的“弹孔墙”(94个弹孔集中80平方厘米区域),后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为国家一级文物。战后多次修复,现为台儿庄大战遗址核心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6日—4月15日)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关键一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抵抗日军南下,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惨烈战役。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span>以29万兵力对抗日军5万,<span style="font-size:18px;">痛击日军第5和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span>最终毙伤日军1万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信心。</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大战纪念馆。1993年建成,2008年扩建。纪念馆由纪念碑、陈列馆、影视馆、全景画馆、战地记者馆、无名英雄墓、国防教育园等部分组成。展出文物、图片和史料2000余件,通过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的有机结合,全景再现台儿庄大战中爱国将士报效祖国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八种建筑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