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钙血症是临床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之一,按血钙升高水平可将高钙血症分为轻、中和重度。重度为血总钙值>3.5 mmol/L,同时伴随一系列严重的临床征象时,称高钙危象。由于高钙危象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疾病谱广泛,高血钙与相应临床表现的关联常常被忽视或被其他原发疾病所掩盖,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延误救治。因此需要高度关注高钙危象急诊救治,特别是迅速确诊、明晰病因并进行对症及对因治疗。</p> <p class="ql-block">1.治疗原则</p><p class="ql-block">血清钙 > 3.75 mmol/L 时,无论有无高钙血症危象的表现,均应按高钙血症危象抢救。如果不及时治疗,高钙血症危象的死亡率可能会很高。对于大多数患者,根治性的治疗方法是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p><p class="ql-block">2、绝大多数涉及以非手术的方式治疗重度高钙血症的文献都归属于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的治疗,故而将这些治疗方法直接用于其他病因引发的高钙血症则存在着一定的经验性。应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象的药物治疗视为一种临时措施,旨在将患者「衔接」到甲状旁腺切除术 [1]。</p><p class="ql-block">3、针对引起高钙血症的根本病因的治疗的目标 [1]:</p><p class="ql-block">(1)降低钙水平</p><p class="ql-block">(2)纠正脱水并由此增加钙经肾脏排泄</p><p class="ql-block">(3)减少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p><p class="ql-block">非手术治疗</p><p class="ql-block">有关高钙血症危象非手术治疗,几个大型系列研究表明,最好将利尿剂和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作为高钙血症危象的药物治疗方式 [1-3],治疗高钙血症危象的代表方案见下表。</p> <p class="ql-block">1手术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甲状旁腺危象多数系腺瘤所致,且一般病程较晚,肿瘤体积较大,易定位,因而更趋向于作单侧探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时机:手术时机掌握在血钙下降到相对安全的水平时。尚未明确在何时机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预后,目前尚无良好的前瞻性数据来指导手术时机的决策。最近的病例系列研究都倾向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节后再进行早期手术,而非进行急诊手术。「早期」手术与「 急诊」手术的确切定义在不断变化。在一项研究中,出现症状至手术干预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8 天,为检查和治疗同时出现的其他医学问题留出了时间。在「早期手术」病例系列中报道的高钙血症危象的死亡率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span></p><p class="ql-block">2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时机</p><p class="ql-block">虽然术前先进行药物调节治疗似乎很明智,但一项包含 35 年数据的单中心回顾性系列研究报告称,在 72 小时内接受手术的患者与术前接受药物治疗超过 72 小时的患者之间,长期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 。在进行诊断性检查以及做出诊断期间,先进行药物治疗可能较为合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合并症,尽快实施手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