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清明自驾游5,_千年磁都景德镇

止 戈

<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德镇,首要目标,就是探寻千年磁都悠久历史,回望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特征。中国之所以称之谓Chian,正是因为磁器而享誉世界!</p><p class="ql-block"> ‌描述景德镇陶瓷,最经典的评价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样的描述,高度概括了景德镇瓷器的核心特征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市,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南与万年、婺源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北与安徽省祁门、东至县交界。总面积5256平方Km。下辖2个区、1个县级市、1个县。总人口为161.80万人。</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设镇于东晋时期,始称“昌南”,后易名“新平”,辖于江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定名“景德镇”,辖于浮梁县;解放后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1960年,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p> <p class="ql-block"> 7日下午四点半,驱车来到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该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市中心莲花塘风景区,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合并而成,负责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保和展示以及全市范围内的考古和相关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借鉴了景德镇清代独创的蛋形柴窑构造特点,设计成8个长度不一、大小各异的多曲面钢筋混凝土拱体结构,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御窑厂遗址以东区域,拱体内外侧采用悬挂窑砖装饰,拱体两端采用木框玻璃幕墙封闭,通过下沉广场、景观水池、民窑遗迹、景观绿化、清水混凝土墙顶、青色花岗岩地面,建筑、景观、遗址融为一体,获“2017年度未来建筑奖”之“最佳文化建筑奖”。</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门前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仿古窑建筑群,特别的场景让人们穿越时空,进入先人制作陶瓷的作坊,仿佛身临古代窑工匠人施展才艺的演艺场。</p> <p class="ql-block"> 御窑厂遗址,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瓷器的生产基地,御窑厂遗址保存了大量陶瓷碎片和修复件,展示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瓷器中,90%以上源自此处。近距离感受千年窑火不熄的传奇,更能理解景德镇“瓷都”地位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厂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瓷器艺术的缩影。从元代到清末,这里生产的瓷器不仅供应皇家,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 遣址规模很大,还存留不少古陶瓷碎片,依稀还能看到窑火烧灼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馆藏文物大多为御窑厂遗址出土文物标本和复原器,其中不少为海内外珍品和孤品。现共藏有复原器约3000件套,御窑标本近1000万片,其中常设展厅展出展品约1000件套。还设有临时展厅2间,是古陶瓷研究者、收藏爱好者和观众了解景德镇御窑发展历史和艺术成就,领略御窑瓷器的场所,被业界誉为当今世界研究鉴赏御窑瓷器的“天下第一馆”。</p> <p class="ql-block"> 馆藏历代精美磁器,今参观者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如图: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熏,明青花江崖海水纹双耳三足炉,明洪武青花蕉叶纹执壶。</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下辖单位还包括御窑厂遗址、祥集弄、彭家弄、湖口弄等民宅国保单位,刘家弄民窑博物馆等展览机构,古陶瓷研学交流中心、品陶斋陶瓷文化研究院两研学机构和景德镇文物商店等。</p> <p class="ql-block"> 在湖口弄里边走边看,碰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弄里摆弄着他的瓷器,看到有人驻足观看,便开始讲述。</p><p class="ql-block"> “这儿之所以叫御窑厂,最早要从元朝说起。当时忽必烈在珠山设立了浮梁瓷局,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就把它改成了御器厂。到了清康熙年间,才有了御窑厂这个名字。”老人的眼中闪着光接着说, "那个时期,是咱们景德镇最辉煌的年代啊。"</p> <p class="ql-block"> 从弄巷走出来,来到御窑博物馆对面珠山上的龙珠阁。</p> <p class="ql-block"> <b>龙珠阁</b>位于景德镇珠山之颠(珠山旧址之上)。始建于唐,称聚珠亭。宋代修葺一新,称中立亭。明天顺重建,称朝天阁;明成化称冰立堂;明万历改建,称环翠亭。清雍正又改称文昌阁。1925年重建,称龙珠阁。1987年龙珠阁重建后,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其周围地底下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龙珠阁自明代开始就是御器厂、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是明清官窑遗址。现已成为景德镇市的地标和城徽之一。</p> <p class="ql-block"> 龙珠阁内陈列了青花釉里红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作为明清官窑遗址,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龙珠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7日晚,在景德镇的骏驭浮梁酒店续住一夜,准备8日再前往市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8日早上,驱车来到景德镇市区,前往中国陶瓷博物馆,在免费地面停车场停好车后,进入馆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54年1月正式开放,总占地面积5.9万多平方米。年均接待参观者10万人左右。收藏陈列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两万件左右,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p><p class="ql-block"> 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作品也都有收藏。</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面积大、楼层多、藏品繁多量大。选择合适高效参观路线很重要,笔者的参观线路可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宋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元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明朝御器厂时期</p> <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雍正时期</p> <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时期</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及现代</p> <p class="ql-block"> 顺着历史朝代演变,以景德镇陶瓷为线索,分不同楼层,依次参观欣赏,精美绝伦的藏品,令人目不暇接;超凡卓绝的工艺,让人惊叹不已;古代工匠艺人的创新精神和精湛技艺,尤其值得自豪、尊敬和传承发扬!</p> <p class="ql-block"> 其实,景德镇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更像是一个跨越千年的艺术殿堂。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浸润着瓷器文化的底蕴,每一缕炊烟都氤氲着窑火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座千年古镇,在现代与传统的交织中延续着它的故事。景德镇的美,不仅在于它出产的精美瓷器,更在于它始终守护着中国工匠精神的火种,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两天时间的探访,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温度,聆听到历史的回响。景德镇,确实是一座值得探寻的历史瑰宝。</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中午12点左右,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停车场出发,向下一站安徽歙县徽州古城行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