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李树伟散文《舞动春天的女人》

惠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请欣赏李树伟散文《舞动春天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一假期首日,我漫步于湿地公园,不经意间邂逅了这样一群女人。她们诞生于五十年代,恰似顽强的种子,在时代的疾风骤雨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别具一格的生命之花。她们的人生,宛如一部气势恢宏的奋斗史诗,承载着时代的沧桑巨变,书写着坚韧与希望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十年代,新中国初立,百废待兴,物质极度匮乏。她们呱呱坠地,便与饥饿如影随形。那是一段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每一口食物都显得无比珍贵,饥饿仿若阴魂不散的幽灵,时刻考验着她们的生存意志。然而,这些小小的生命,在困境中顽强地成长。饥饿虽折磨着她们的身躯,却铸就了她们日后面对生活磨难时的坚毅品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入学年龄,命运却对她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停课闹革命。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被“勤工俭学”的喧嚣所淹没,知识的殿堂暂时对她们关闭了大门。学校组织她们走进工厂学工,踏入农村学农。她们不能化妆,也不被允许穿着时髦的花衣服。但即便如此,她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之火从未熄灭。即便在那动荡的岁月里,她们依然怀揣着对学习的向往,偷偷地读书,以手抄的方式,传阅着《第二次握手》《少女之心》等小说,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毕业之时,时代的洪流将她们卷入下乡的浪潮,成为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袤的农村大地,成为她们挥洒青春的舞台。田间地头,留下了她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衫,却始终未能浇灭她们心中的热情。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她们领悟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也收获了质朴的情谊。这段知青岁月,不仅磨炼了她们的意志,更让她们深切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青春的旋律奏响,爱情与婚姻的乐章也随之而来。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如同一阵风暴,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晚婚晚育成为时代要求,男女岁数相加未满五十岁,便无法领取结婚证。即便迎来爱情的结晶,也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由此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标识。“提倡独生子女好,国家给养老”的口号,给她们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丝期许。尽管生活充满挑战,她们依旧坚定地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刚上小学,改革开放的春风便吹遍神州大地。“处处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呼声响起,这些曾令人羡慕的大型企业职工,无奈地走进下岗潮。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在她们柔弱却坚毅的肩头。为了生计,她们放下昔日的骄傲,纷纷投身各类小生意。街边的羊肉串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她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小吃摊前热气腾腾,她们用双手为顾客送上温暖与美味;百货摊、出租车、水果摊、蔬菜摊……只要能挣钱的营生,她们都勇敢尝试,不放过任何改变生活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遭遇过挫折,承受过冷眼,但从未轻言放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生活渐有起色,温饱不再成忧时,高考恢复的消息如同一束曙光,照亮了部分人的人生之路。那些命运稍好之人,凭借自身努力与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成功考上大学,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梦想,成为百里挑一的佼佼者,端起了铁饭碗,成为共和国的骄子,开启人生新篇章。看到他们的转变,那些自谋职业者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白天忙于工作的她们,夜晚便走进夜校,或在家参加自学考试。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们刻苦学习,用知识充实、提升自己。经过不懈努力,她们获得大专文凭,并凭借所学知识,一步步将小小的地摊发展成个体企业,自己也从普通下岗女工,成长为会计、企业家、公司经理,甚至集团公司董事长。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也证明了自身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人生的旅途中,她们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如同沉重的枷锁,但她们以柔弱之躯,扛起了家庭的责任。一边自己创业挣钱,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一边悉心赡养父母,在父母年迈体弱时,不离不弃,端屎端尿,尽着为人子女的孝道。同时,她们全力支持孩子学业,供孩子上大学、考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她们省吃俭用,为孩子购置婚房、代步汽车。在她们的精心呵护与全力支持下,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送走年迈的父母,完成赡养老人的使命,孙辈降临人间。此时,她们也到了退休年龄,本应享受悠闲的晚年时光,却又义无反顾地回归家庭,心甘情愿充当家庭保姆。她们精心照料孙子孙女的学龄前生活,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只为让自己的孩子能安心工作,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孙子孙女渐渐长大,社会又提出“晚年生活好,不靠国家给养老”的新口号,提倡抱团养老、居家养老,倡导自娱自乐。于是,一群“三观”相投的她们相聚在一起,开启别样的晚年生活。她们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的壮美风光,在山川湖海间留下欢声笑语;她们唱歌跳舞,在街心花园尽情舞动,那优美的舞姿,仿佛找回了青春的活力。她们脸上挂着最美的笑容,那笑容里,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更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她们是幸运的。尽管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但一生未遇战争,生活在和平稳定的年代。而且,到了晚年,又赶上共和国繁荣昌盛的好时代。她们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到无比自豪,在岁月的洗礼中,她们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更用自己的坚韧、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她们深知要在还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活出最美的模样,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群舞动春天的女人,宛如盛开在时代花园中的花朵,历经风雨却愈发娇艳。她们的故事,是时代的传奇,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彼时,我不忍惊扰这群人中熟悉的面孔,只是悄悄录下一段视频,写下这段文字,歌颂她们,赞美她们对生活的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