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漫步游(11)秦川阁、江滩公园、昙华林

骑者好运

晴川阁 <p class="ql-block">武汉龟山之脚,一脚蹬武汉长江大桥,一脚蹬铁门关。这是龟山脚下铁门关一侧,不过这个门暂时不通,参观铁门关需要从晴川阁进入。</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据《明一统志》载:“铁门关,左倚大别山,右控禹功矶,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历经多次攻守激战,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大门与铁门关相距不到100米。</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地处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互为衬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重建于1984年,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世称“楚天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景区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在晴川阁景区院内看到的“三楚胜境”是晴川阁背面,正面临江空间很小。</p> <p class="ql-block">禹柏轩</p> <p class="ql-block">荆楚雄风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者李拨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禹碑亭</p> <p class="ql-block">禹碑亭,相传大禹治水功成刻石于衡山“岣嵝峰”,禹碑又称为“岣嵝碑”,碑上共刻有77个字,大意为大禹治水,使天下万国其宁,百姓丰衣足食。</p> <p class="ql-block">从晴川阁景区内部可以登上铁门关。</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城楼</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通往龟山的门。</p> <p class="ql-block">大禹行宫</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的场所,明代更名为禹稷行宫。建筑古朴,内有大禹治水文化展,可了解治水历史与荆楚民众的抗洪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禹行宫内部,正面为禹王</p> <p class="ql-block">《九州禹迹》展览,大禹治水划分遍九州,九州都有大禹治水痕迹和禹王庙。</p> <p class="ql-block">“九州禹迹”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四年》中魏绛 引用《虞人之箴》里的一句话:“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意思是说,大禹治水的时候足迹遍布各地,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开辟出很多道路。尧帝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尧帝命令禹的父亲鲧gǔn治水,鲧受命治理,但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翻山越岭视察河道,并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对治水方法进行了改革。他在婚后第四天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离家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治水十三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人们为了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大禹整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承帝位。禹王登位后,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他又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铸九鼎,以永定九州。如今,“九州”已经成了中国领土的代言词。</p> <p class="ql-block">湖北禹王遗迹和禹王行宫。</p> <p class="ql-block">四川</p> <p class="ql-block">重庆</p> <p class="ql-block">山西</p> <p class="ql-block">湖南河南</p> <p class="ql-block">安徽、江苏、浙江、宁夏。</p> <p class="ql-block">山东</p> <p class="ql-block">陕西</p> <p class="ql-block">台湾省、日本、朝鲜。</p> <p class="ql-block">这是晴川阁正面,紧邻长江,楼前空间很窄。</p> <p class="ql-block">从晴川阁沿松月亭向下从招月小门到长江岸边,沿江没几步就回到景区门口</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下“山高水长”碑</p> <p class="ql-block">长江沿江堤汉江沿江堤分界点</p> <p class="ql-block">到晴川阁景区门口,结束游览,景区很小。</p> <p class="ql-block">从晴川阁景区出来,穿过铁门关,可以到达汉江长江交汇的南岸嘴公园。</p> 南岸嘴公园 <p class="ql-block">汉江岸边</p> <p class="ql-block">桥对岸就是武汉轮渡集家嘴码头</p> <p class="ql-block">汉江上的晴川大桥</p> <p class="ql-block">马上到南岸嘴中心点</p> <p class="ql-block">武汉市最中心的白色沙滩——南岸嘴公园沙滩,是观赏汉江朝宗美景的绝佳地点。南岸嘴不仅是武汉的中心原点,也是长江和汉江交汇的地方,象征着武汉三镇的繁荣。每年年底长江枯水期,南岸嘴的白色沙滩才会浮现,仿佛玄武兽首,守护着武汉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南岸嘴是武汉三镇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俯瞰南岸嘴公园,官方宣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的南岸嘴</p> <p class="ql-block">南岸嘴沙滩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长江岸边汉阳江滩观江道。</p> <p class="ql-block">汉阳铁厂矿砂码头旧址</p> <p class="ql-block">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中国最早的使用机器的钢铁联合企业。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大冶铁厂等厂矿,兼炼铁、采矿、开煤三大端,它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和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可谓“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光绪十五年 (1889年) 春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筹划在广州开办炼铁厂,同年调任湖广总督、筹筑芦汉铁路,决定办铁厂铸铁轨,于是将铁厂移建汉阳,并添购英、比等国机器、工料等,次年底在汉阳龟山脚下兴建,同时开办大冶铁矿。光绪十九年 (1893年) 汉阳铁厂大致完成,计有6个大厂、4个小厂和2座炼炉。 </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汉阳成立的产业总工会组织。汉冶萍公司包括安源路矿、下陆铁矿、汉阳钢铁厂、大冶钢铁厂和汉冶萍轮驳公司,有工人三万多名。1922年,汉冶萍公司下属五家公司先后成立工会团体。11月,五大工会团体代表开始发起成立总工会,在汉阳召开两次筹备会。12月10日,汉冶萍总工会正式成立,刘少奇任委员长,向忠发任副委员长。1923年二七惨案后,被湖北军阀当局封闭。</p> <p class="ql-block">当年“汉冶萍”总工会成立的照片,位置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汉形成首个工人运动高峰。</p> <p class="ql-block">前面晴川阁,从江岸边走到了晴川阁下,从晴川阁到不了这里。沿岸边绕一圈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下禹功矶,相传是大禹治水最后成功之处,与城陵矶、采石矶、燕子矶并称为“万里长江四大名矶”。</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晴川阁下长江岸边,可以拍到晴川阁正面全景,而在晴川阁景区内,由于地方狭小,反而拍不到全景。</p> <p class="ql-block">大禹神话园的镇江柱。</p> <p class="ql-block">镇江柱,柱高约5米,呈四方立柱型,柱周身雕有众神(百姓)生活场景,柱顶为“神符咒”,柱底是被铁链锁定的“洪魔”。表现洪水永久被治理,百姓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大禹在涂山遇到九尾白狐,娶了化身为女娇的九尾狐,从而成为部落首领,开创夏朝基业。</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p> <p class="ql-block">大禹巡视九州</p> <p class="ql-block">雕塑表现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为九州,九州各铸一鼎,设官治理。大禹驾着4条龙马拉着的车,腾云驾雾,检阅九州九鼎,表明大禹借治水成果进一步完成了华夏统一大业。</p> <p class="ql-block">汉口江滩公园</p> <p class="ql-block">汉口江滩公园步行道</p> <p class="ql-block">粤汉码头两江游览专用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游轮</p> <p class="ql-block">京广铁路机车模型。</p> <p class="ql-block">粤汉码头</p> <p class="ql-block">粤汉铁路在1912年由詹天佑主持开工建设,粤汉码头作为京广铁路的重要连接点,曾是京汉、粤汉火车旅客的必经之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粤汉码头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成为汉口至徐家棚、红钢城的客运码头。在八九十年代,经常在三镇奔波的“月票”族对粤汉码头有着特殊的情感。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长江二桥的开通和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汉口江滩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粤汉码头在2000年前后被改造为“武汉长江游览”专用码头,成为市民和游客观赏“两江”夜景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汉码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武汉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横渡长江博物馆,主要介绍毛主席横渡长江的一些资料。</p> <p class="ql-block">武汉防汛纪念碑(又称为防洪纪念碑)建于1969年,是为“毛泽东同志为武汉人民战胜1954年洪水题词”而建的纪念碑。该碑地处汉口江滩公园江堤上,面向大江,占地1160平方米。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游泳</p> <p class="ql-block">1.5元轮渡码头,从武汉关经两江交汇到中华路。</p> <p class="ql-block">码头栈桥</p> <p class="ql-block">轮渡上拍下的两江交汇南岸嘴。</p> 巴公房子 <p class="ql-block">巴公是俄罗斯商人“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1901年前后巴氏兄弟在汉口俄租界买了一大块地皮,范围包括东西向由两仪街(今洞庭街)到珞珈碑路(今珞珈山街),南北向由列尔宾街(今兰陵路)到黎黄陂路。并在两仪街与三教街(今鄱阳街)交汇于黎黄陂路到兰陵路间的三角地带盖起了一栋等腰三角形的大房子,1901年始建,于1910年建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巴公房子。建成后的巴公房子成为这一带俄租界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2023年,巴公房子经过改造后全新亮相,成为全国游客来武汉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这一片街区基本都是仿俄建筑,满满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坐南朝北,呈对称布局,通高41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由主楼及其顶部的钟楼组成,建筑四周由数量不等、风格独特的廊柱环绕装饰。主楼4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高约23.1米,钟面嵌于四壁,直径4米,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钟楼顶置风向标,设瞭望台。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p> 昙华林 <p class="ql-block">昙华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老城东北角,是一条全长约1.2千米的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古城扩建后逐渐形成,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与近代革命文化,被誉为“武汉文艺第一街”。2021年改造后的人文小镇成为文旅新地标,拥有50余栋百年历史建筑,免费开放且全天可游览。</p> <p class="ql-block">“马应龙”,著名中药品牌。介绍了其中草药发展历程、配方、制作过程,形象生动,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艺术树</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城墙外</p> <p class="ql-block">烧烤部落</p> <p class="ql-block">充满时代感的放鸽子</p> <p class="ql-block">城墙集市,稀稀拉拉的摊位,稀稀拉拉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城墙集市</p> <p class="ql-block">春天咖啡馆旁的彩色楼梯。可以沿楼梯步行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可以乘“城垣轻轨”上到城墙集市。</p> <p class="ql-block">蓝蝴蝶艺术馆,也是一个教堂,据说里面有蓝蝴蝶标本展览,教堂里也是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沿蓝蝴蝶艺术馆向里走,最后面就是天文台遗址,位于教堂正后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