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心见性、心安理得的开悟者懂得“用心若镜”——这四个字出自《庄子·应帝王》:</p><p class="ql-block">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p><p class="ql-block">意思是:智者所有的情绪都是像照镜子一样,把东西拿开了后,镜子上就什么也没有留下。这样的人就常能快乐、平静,因为什么都不能在他心里留下,不能影响他的内心。</p><p class="ql-block">那么,普通人要怎么才能做到用心若镜的境界呢?</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用心如镜”的经历,只是我们不记得了——这个经历就是我们的婴幼儿时期。</p><p class="ql-block">我们通常用天真这个词来形容婴儿,就是因为婴儿还没有受到人间世界的染污,他的眼睛水灵灵的,非常有神,喜怒从不记在心里。再生气的事情,转眼就能破涕为笑,倒头就能睡觉到天亮,精满神足,充盈全身,皮肤看起来都是鼓鼓的。</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成年人的心是硬盘,</p><p class="ql-block">喜怒哀乐都刻下痕迹;</p><p class="ql-block">婴幼儿的内心就像是内存,</p><p class="ql-block">随时清零、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用心若镜,就是要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天真——就像我们开头说的混沌一样。</p><p class="ql-block">混沌,其实就是一种天真的状态。天指的是一个人依循天地的运转而生活,做到“知常不妄”。</p><p class="ql-block">举个简单的例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等,就是指天及根据天地的变化而动。</p><p class="ql-block">正因为一切都法天则地,所以是纯之又纯,没有受到人类妄为的各种不符合天地规律事物的影响,于是自然而然就能“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