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篇:东方圣城~曲阜三孔

将遇良才

<p class="ql-block">2025.03.27,早上7时,我们从台儿庄前往曲阜,游览中华儒家文化发源地5A级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至曲阜距离168公里,车程约两小时便到达曲阜孔庙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汉服、拜孔子,承延圣哲精神,感受儒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曲阜三孔,包括孔庙、孔府、孔林,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占地面积95000平方米,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女同学在孔庙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曲阜三孔留影</p> <p class="ql-block">祭孔拜师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走进孔庙游览,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叫”櫺星门”,古代帝王祭天,首先要祭祀櫺星。把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命名为櫺星门,表示祭祀孔子的规格如同祭祀天一样,“尊孔如尊天”。此门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年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衍圣公孔昭焕重修时改为石质。“櫺星门”三字由乾隆皇帝题写,大门石柱顶部雕刻风调雨顺四大天将。</p> <p class="ql-block">圣时门是孔庙的正门,也是孔子弟子进入孔庙学习的正门,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圣时门门面高大,气势磅礴,门的前后台阶上镶有龙的雕刻图案。碧瓦歇山顶,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石刻龙陛。</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圣时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孔庙建筑宏伟壮观,气势恢宏,院内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参天古柏、桧柏众多,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庭院深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孔庙中有明朝四大御碑。它们分别是洪武碑、永乐碑、成化碑与弘治碑。而成化碑则是对孔子推崇最高的一幢,其书法深厚庄严,收放得体,多为楷书临摹之范本。</p> <p class="ql-block">成化碑额高约160厘米,宽228厘米,浮雕云龙,碑身高约460厘米,龟趺高125厘米。碑文为朱见深御制,为修庙而立,认为“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p> <p class="ql-block">孔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庙宇,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中的"大成殿″与泰山岱庙"天祝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游客正在抚摸大成门外盘龙柱,祈求带来人生好运。</p> <p class="ql-block">“杏坛”的典故最早在《庄子》中有记载,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p> <p class="ql-block">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据记载,古桧原为孔子亲手所植,2400年来,这棵树已经历了六次荣枯。</p> <p class="ql-block">“勾心斗角”的典故与曲阜孔庙的建筑结构有关。</p><p class="ql-block">在孔庙奎文阁与大成门之间不大的院落中,历代碑刻错落有致地兀然排列,其中有十三碑亭。为了保护这些石碑,又盖了许多小亭子。由于空间有限,建筑师在设计上采用了独特的手法来节省空间并展现建筑美感。</p><p class="ql-block">具体表现为:檐与檐紧咬,仿若雄鸡对啄,互不相让,这就是“斗角”;一个飞檐直插另一个飞檐的空隙,这便是“勾心”。这种建筑结构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巧妙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奇观。</p> <p class="ql-block">“勾心斗角”这个成语,最初就是用来形容这种建筑风格的,并无贬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贬义词。</p> <p class="ql-block">孔府进入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寓意深刻的图画,俗称“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贪”。虽状似麒麟,但其本质却与麒麟有着天壤之别。麒麟为仁兽,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之说。在古代,麒麟的出现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p> <p class="ql-block">将此图制作在宅门附近,这里又是从内宅外出的必经之路,可以提醒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孔子的一生重道义轻财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祸及其身。这幅画告诫孔氏后裔要警钟长鸣,牢记圣人的教诲,体现了孔子嫡裔的处世哲学。此处现已列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继续发挥着它的警示作用。</p> <p class="ql-block">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五柏抱槐”,位于山东曲阜孔府后花园内。其树龄形成约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时原本是一棵高大的柏树,在一次雷雨天气中被雷电劈中后一分为五,但神奇的是树虽被劈开却并未死亡,经过长时间恢复,五个分支都存活了下来。更为奇特的是,200年后一颗槐树的种子落在这五个分支中间的土壤里,坚强生长并最终长成一棵槐树,从而形成了如今这一独特的植物奇观。</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内还有一幅画“阳光大道”。这幅画中间是一条路,右边是一排树,左边是一条河,远处有高山。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看,中间的路始终和你正对着。其实这幅画采用的是三维立体绘画手法。但这幅画是什么年代画的,谁画的,没有记载。在古时候,能有这么现代的绘画技巧,实在是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从孔府后花园出来,我们乘坐马车前往孔林</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在孔林万古长青牌坊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1千米,占地3000余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与孔府、孔庙合称三孔。孔林已有25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因为是陵园,我们湘潭同行十位只有五位进去参观了一下,出来后就中餐,下午前往泰山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