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冲鸡蛋

大智路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豆浆冲鸡蛋</b></p><p class="ql-block"> 一天,看到一个早点部的招牌上,有“豆浆冲鸡蛋”与豆腐脑、锅巴菜并列,感到新奇。</p><p class="ql-block"> 自从网上专家们有理有据地讲述了“豆浆不能与鸡蛋同食”,注重养生的人们开始注意这两种食物的搭配。不过,现在人们的早点仍然吃着鸡蛋喝豆浆,只是“豆浆冲鸡蛋”这种“方便食品”被彻底摈弃了。</p><p class="ql-block"> 早点部这个罕见的招牌,倒引起我对豆浆冲鸡蛋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现在天津早点有多种方便食品选择,想吃鸡蛋的可以选择茶鸡蛋、卤鸡蛋、咸鸡蛋、麻酱蛋…;也可以把鸡蛋放入煎饼果子或“大饼夹一切”里,都很方便。</p><p class="ql-block"> 另外,现在的豆浆很少用铁锅煮沸,用来冲鸡蛋倒有诸多不便,因此它在早点摊位上也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豆浆与鸡蛋同食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完美组合。能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促进机体营养均衡。</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以前会有“豆浆冲鸡蛋”的这种吃法,我推测这可能和“开水冲鸡蛋”有关。</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对“开水冲鸡蛋”,也有很多褒贬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滋补清热的,也有说不卫生,容易感染细菌、不好消化的,……如此等等。人们对开水冲鸡蛋也见仁见智地选择着。</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有个偏方:每天早上开水冲鸡蛋,加红糖,养胃补血,据说这就是民间的“朱雀汤”。当然,与中医的“朱雀汤”差别很大。记得当年我娘不舒服时,也常冲个鸡蛋“稳心”。</p> <p class="ql-block">  现在开水冲鸡蛋很方便,煤气灶、电热壶随时可以用开水,鸡蛋也是寻常食品。小红书里还有专门针对开水冲鸡蛋的操作演示。</p><p class="ql-block"> 但是六十多年前“开水冲鸡蛋”就比较麻烦了。那时物资匮乏,鸡蛋限量供应,有鸡蛋吃挺奢侈;要把它做熟能吃,无论煎、炒,煮…都得用火。而当时少见煤气,一般都用煤球炉子,生炉子就得老半天,费时耗材,烧开水、煮鸡蛋都挺麻烦。</p><p class="ql-block"> 那时,需要吃鸡蛋的,通常到豆腐房花几分,用煮沸的豆浆冲鸡蛋,要比煮鸡蛋、开水冲鸡蛋方便实惠得多。于是就有了“豆浆冲鸡蛋”的便捷吃法。</p> <p class="ql-block">  印象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豆腐房,已经用电磨磨黄豆了,吊着的大网兜(我不知这个物件的大名)沥豆汁。我家邻居吴伯伯就在豆腐房工作,记得他总穿胶靴、戴着围裙,在雾气腾腾的屋子里笑呵呵地忙碌。</p> <p class="ql-block">  豆浆、油条、豆腐脑,在天津称为“浆子、果子、老豆腐”。记得那时豆腐房里习惯用“小碗浆”、“大碗老”…等方便易懂的语言。小碗浆子2分钱,老豆腐小碗3分钱,大碗6分钱。</p><p class="ql-block"> 大铁锅里煮的豆浆,浓浓的,有一股焦香味,在碗里放置一会儿,就会有一层薄薄的豆皮儿。</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喝过“浆子冲鸡蛋”,那种美好的感觉真是难忘啊。大铁锅里煮沸滚烫的浓豆浆,快速地浇到打散的鸡蛋上,不用搅拌,一会儿,碗里泛起成形的蛋花。带着豆香的蛋花滑滑嫩嫩,喝着糊嘴头,特别香且饱腹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还是小时候在豆腐房吃早点遇到情景。那时我上小学,早点经常在豆腐房花三分钱买一碗老豆腐,干粮是家里的馒头或窝头,钱和粮票富裕时还能吃根棒槌果子。</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常遇见一个人,他很年轻也很和善,长得清秀但很瘦,脸白得似无血色。每次他都会买碗豆浆,冲一个自带的鸡蛋,然后加上一点儿盐,就着自家的干粮认真地吃着,很满足的样子。从那时我开始注意到这种“浆子冲鸡蛋”的吃法。</p><p class="ql-block"> 因为都常在这里吃早点,遇见时他总笑着和我点点头。我至今仍有当年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每次开水冲鸡蛋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幕,心里不觉生出悲悯之情。不知此人是否还在?他有没有赶上物资丰富的日子?我猜想,当时的他,肯定生活拮据又有病需要营养吧。</p><p class="ql-block"> 那时,物价虽低,可人们手里的钱也不多。看他的条件,这可能已经很奢侈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豆腐房似乎没那么复杂了,有整套的不锈钢厨房设备,操作室里也比较干净,豆浆清淡,很少有放置后能起皮的。豆浆也有装杯售卖,为的是方便。</p> <p class="ql-block">  天津人讲究吃,对早点绝不含糊。现在的早点品种丰富,锅巴菜、豆腐脑、面茶、大饼卷圈、烧饼里脊、煎饼果子……,豆浆常是用来“溜溜缝”的,是浓还是淡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不管怎么吃,没有这碗豆浆,似乎早点没完成。</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白豆腐”,也称“浆子豆腐”,就是豆浆里加上嫩豆腐。一碗白豆腐,一根棒槌果子或“糖皮儿”(加糖炸的油饼),就着榨菜丝或商家自制的小菜,加个茶鸡蛋,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我曾尝试在家里用豆浆冲鸡蛋。我准备的是“山海关纯豆浆”和一个鲜鸡蛋。</p><p class="ql-block"> 我先把豆浆煮沸,倒出一些把碗烫一下,再倒回锅;然后把鸡蛋放入碗中打散,等锅里的豆浆再煮沸,煮1分钟左右,感觉温度更高时,直接浇到鸡蛋上,静置一会儿,蛋花凝固成形即可。其实这种“再煮沸”的豆浆,不冲鸡蛋,静置一会儿也会有层薄豆皮。</p><p class="ql-block"> 碗里的蛋花也是滑滑嫩嫩的,我也放了一点儿盐,味道尚可。但没有过去那种“糊嘴头”的感觉,特别是少了那种大铁锅熬出豆浆的焦香味。</p> <p class="ql-block">  现在富足的生活,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美食,但记忆里的那碗“浆子冲鸡蛋”却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