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石——微循环(潘经伦)</p><p class="ql-block">有很多的人通过各种不同形式找到笔者询问:“到底怎样生活才能少患病、不患病,才能健康长寿!”笔者多年的经验:不管你目前身体健康还是患了疾病,都与你身体微循环有关。</p><p class="ql-block">首先,什么是“微循环”。</p><p class="ql-block">人体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人体内分布全身的大小血管,则是“大河”、“支流”,是运送血液的大通道。而相当于头发丝二十分之一的微血管就如同灌溉的“渠道”、“小水沟”。参与微循环的微血管非常多,约有 100 亿支,总长约 9-11 万公里,能绕地球两周半,分布在人体各个角度无处不有。微血管壁非常薄(仅是普通白纸的百分之一)通性大,是输送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出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完成着与每个组织细胞基本的物质交换代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微循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废物,维持着人体内每个器官细胞生理功能正常运行,保证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p><p class="ql-block"> 其次,什么是“微循环障碍”。</p><p class="ql-block">微循环障碍就是指微血管形态上的改变,以及血流形态上的改变后引起的功能性改变。如果微循环的血管变形,或血管中垃圾过多堵塞不通,器官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坏死、病变,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微循环功能失调,微血流紊乱,微血管壁损伤,微血管压力异常,微血管周围细胞组织和人体器官组织等的一系列疾病。</p><p class="ql-block">疾病发生发展跟我们人成长是一样的,我们出生,是从婴儿、幼儿、少儿、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是一年一年逐步成长起来的。不可能从出生一下子就长到青年了,同样疾病也是如此,不会一生病突然就到晚期的,疾病也是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一点一点加重恶化的。它有轻重缓急,最轻时不明显,加重了就表现出相关症状,检查时才有了指标变化,这时可能形成慢性疾病,没有重视或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最后才会变成了急病重病,才会致瘫致残要了你的命。</p><p class="ql-block">就像长斑,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等等,一定是身体有问题,这是轻微症状,但当您有这些症状,去医院检查,不一定会查出什么疾病,所以疾病也是有着从轻微症状到指标明显,再加重到器质性病变,最后恶化成要人命的危重症的一个过程。不同部位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不同,下面我从头到脚简单地给大家说一说:</p><p class="ql-block">1、大脑。微循环出问题了,轻微时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脱发、多梦、头昏脑胀,再加重会导致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衰退,再严重可能就是脑梗、中风、脑淤血、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肿瘤。</p><p class="ql-block">2、眼睛。眼睛内血管微循环不通畅了,最轻叫眼睛干、眼睛涩,这只是个轻度症状,慢慢开始加重,玻璃体混浊,再加重白内障,再加重眼底出血,眼睛失明。</p><p class="ql-block">3、心脏。如果心脏微血管堵住,心肌细胞营养不足,心肌缺氧,刚开始可能只会查出有杂音,有点心律不齐,胸闷、心慌、心悸,慢慢堵的厉害了,就开始心绞痛。再发展堵住大血管了,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堵死了就是心肌梗死。</p><p class="ql-block">4、肺部。刚开始肺部微血管被堵住,轻了叫胸闷、气短、咳嗽,慢慢加重,会有一些气肿、哮喘,最后可能就是肺结核、肺癌。</p><p class="ql-block">5、胃、肠。发生微循环障碍,轻微时表现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好,便秘、腹泻、面黄肌瘦,重者发生胃炎、胃溃疡、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再加重就是胃癌、直肠癌等。</p><p class="ql-block">6、肾脏。“肾为先天之本”,如果肾脏发生微循环障碍,轻者就会导致肾虚、肾炎、肾性水肿等,严重者肾脏不能正常的排泄水溶性毒素,久而久之形成肾衰、尿毒症,甚至肾癌。</p><p class="ql-block">7、子宫。如果被堵住,轻了可能只会小肚子坠着疼,慢慢加重就痛经。为什么碰了凉水,容易有痛经或痛经加重?就是因为碰到凉水微循环减慢变差了。如果再加重,子宫代谢垃圾排不出去,就形成子宫囊肿、子宫肌瘤,多了就是多发性囊肿、多发性肌瘤,再变大恶化就成为子宫癌。</p><p class="ql-block">8、腿部。腿部的微循环变差,肌肉的微血管堵塞,最后只能从皮下的小血管运送营养,排出垃圾,久而久之,这个皮下的小血管开始突出暴露。医学上叫做静脉曲张,由于循环不通,血液血管坏死,导致血管发炎,又叫静脉炎。如果是尿酸高排不出去,酸性毒素偏高,堆积到关节,轻者疼痛就是痛风,再加重积多会让关节变形,就不能自主走动只能坐轮椅了。</p><p class="ql-block">身体在微循环障碍发生到不同程度,都会给我们不同的信号,前期可能是不疼不难受无明显的症状,中期会有偶尔不舒服的感觉,后期则往往会有非常难受的、持续的疼痛等明显症状,这是身体向我们发出求救的信号,是微循环从小堵到大堵到不通的过程,更从轻到重与我们对话的过程,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没有引起重视。其实,笔者上述列举的这些不同器官疾病全是一个病,只是在不同的部位表现的症状不相同,它们都是出现了同一个问题——微循环障碍!微循环发生异常,细胞组织间营养交换和废物排出就会受到影响。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脏器出现各种程度不同地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加速人体衰老。据统计,微循环功能障碍会引发400多种疾病和30多种肿瘤。</p><p class="ql-block">最后,怎样改善微循环。</p><p class="ql-block">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等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医学界也将血管特别是微细血管称为“生命通道”。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衰老,携氧能力下降,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胆固醇增高,各种残渣等杂质积累过多,使得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在微血管中就可能发生瘀滞甚至堵塞,微循环就开始不畅通了,就会造成微小血管管腔狭窄和血流受阻,容易形成微循环障碍。此外,吸烟、过量饮酒、吃得过于油腻、过于盐大、食糖过多、运动少、喝水少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会加重微循环障碍,从而发展成各种疾病。</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正常人到了五十岁左右,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衰老。而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体的中间部分循环畅通,四肢和远端的微循环都基本不通了,人的生命也逐渐走到了尽头。</p><p class="ql-block">微循环障碍早期症状多为手脚发凉、麻木,抬高时变苍白,下垂时变红紫;皮肤干燥、角化(变厚、硬)、变脆(容易破损),毛发脱落;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耳聋等。所以,一旦身体出现寒冷、麻木、疼痛等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疏通微循环,排除微循环障碍,这是获得健康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p><p class="ql-block">改善微循环的方法:</p><p class="ql-block">1.合理饮水。</p><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水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一般正常人一天总消耗的水量在2500毫升左右,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合理安排饮水时间和饮用量,饮用绿色水源,以保证全身微循环功能正常运行。</p><p class="ql-block">2.多吃蔬菜水果。</p><p class="ql-block">黑木耳、西红柿、芹菜、胡萝卜、魔芋、紫菜、海带、马齿苋、核桃、玉米、芝麻、洋葱、香菇等蔬菜;山楂、苹果、猕猴桃、草莓、菠萝、柠檬、葡萄、橘子等水果。这些蔬菜水果内多含有植物纤维、防止血栓形成、调节血脂作用的营养物质,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p><p class="ql-block">3.合理的饮食搭配。</p><p class="ql-block">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多食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使血栓不易形成。</p><p class="ql-block"> 4.禁烟。</p><p class="ql-block">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12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微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损伤。而其中烟焦油、苯并芘、尼古丁、酚类、醇类、酸类、醛类、重金属等40多种是有毒和有强致癌作用的有害物质。</p><p class="ql-block"> 5. 活血化瘀的中药。</p><p class="ql-block"> 笔者多年临床经验,许多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草药具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如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以及以这些活血化瘀药为主要组成的方剂。它们通过增加微血管血流量,加速血流,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微血管内瘀血,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减少渗血等作用改善微血管内血流的浓、黏、凝、聚倾向,纠正人体微循环障碍,达到防病治病目的。</p><p class="ql-block"> 6.日常方法。</p><p class="ql-block"> 大家还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的方法方式来改善微循环,如:拍打、按摩、抖动、冷水擦身、梳头等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冲击和振动,从体表传至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深部,促进接受刺激部位的微血管血流变化改善微循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p><p class="ql-block"> 综上笔者经验认为:对于人体的微循环,关乎人体生老病死,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治疗每个人、每种疾病都和每个人的微循环有密切关系。比如:人体的衰老,人体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各种癌症等等疾病,都是人体微循环出了问题。因此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微循环畅通、功能好,人就不会患各种疾病,就能够健康长寿。如何使人体能达到全身微循环畅通而且功能好,笔者总结六个字“心善”、“嘴穷”、“体动”。(潘经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