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嵌入陡崖,历经1500余年屹立不倒而闻名世界。同时是国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木构悬空摩崖建筑。</p><p class="ql-block">在1982年,悬空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地理环境,悬空寺东面是北岳恒山第一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悬空寺背后是北岳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海拔为1648米。</p> <p class="ql-block">在悬空寺北侧的岩壁上,两个大字“壮观”显得格外醒目,笔力遒劲,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代工匠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据传,这两个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亲笔所书。在唐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太原后,曾到雁门一带攀登恒山。当他进入金龙峡后,被悬空寺的奇险建筑深深吸引。虽然李白未能留下诗篇,但他却在石崖上亲笔写下了“壮观”二字。书写完后,他仍然觉得未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于是在“壮”字的士内加了一点。</p> <p class="ql-block">危楼高百尺,</p><p class="ql-block">手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不敢高声语,</p><p class="ql-block">恐惊天上人。</p><p class="ql-block">——唐代:李白《夜宿山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相传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建成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为何能悬空?</p><p class="ql-block">从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悬空寺建寺伊始,其最高处距离地面有上百米,距离地面要更高,随着后世历代雨水侵蚀,淤泥增多,现在已经没有初建成时那样的高度。在没有爆破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的年代,悬空寺的建造凝聚了众多工匠非凡的智慧。宏如天宫,支撑楼宇的木柱子却不及碗口粗,悬空寺为何能悬空呢?为何能够屹立千年不倒?</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奇"主要在于它的选址位置奇特,其所选位置恰好在悬崖峭壁天然凹陷处,这就使得它可以常年避开风吹、日晒、雨淋以及岩石滚落对它构成的威胁。悬空寺在夏天的时候一天的日照量不会超过4个小时,悬空寺的"悬"就是悬空寺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悬空之感。</p><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阁楼和栈道下面这些粗壮的横梁木材,被深深地打进岩石里面,露在外面的只占横梁长度的1/3,这些横梁是挑起整座阁楼的关键,共有27根。后人在悬空寺下方加上了长长的原木,令整座建筑更添悬空于峭壁之感。</p> <p class="ql-block">整个佛寺建筑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山势地形,在山岩间将整个寺院的重量导入山岩,因悬空寺上空山岩向外探身,形成天然的屋檐为悬空寺遮风挡雨,减少了风雨对建筑木材的侵蚀,这也是悬空寺能够屹立千年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工艺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登峰造极的境界。四十多间房舍如朱玉镶嵌在恒山峭壁之间,整体布局对称紧凑又分散自然。曲折的回廊,虚实相衬的木梁,凸凹有度的依山势而建的亭台楼阁,使悬空寺如同一幅玲珑剔透的立体浮雕,在万仞峭壁间浮现,极具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巧"就是小巧玲珑,巧妙布局,把美学、力学、光学等一切艺术手段恰好的融为一体。悬空寺占地面积仅有152.5平方米,但是它的实际使用面积却达到了六百多平方米,院内有大小房间40间,殿阁17处,其中三教合一殿阁一处存有佛像80余尊。</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教主共处一殿,在全国寺庙中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殿内的三尊明代塑像是镇寺之宝,采用夹伫干漆工艺塑造。</p><p class="ql-block">三官殿:这是悬空寺最大的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p><p class="ql-block">雷音殿:最高的殿,供奉释迦牟尼,殿内的泥塑、浮雕和彩绘都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三圣殿:观音、天女、韦驮等彩塑被称为我国最美彩塑仙佛雕像。</p><p class="ql-block">木梯上的莲花图案: 寓意"步步登莲,吉祥如意",是古寺一绝。</p> <p class="ql-block">雷音殿的悬塑:位于南楼最高层,供奉华严三圣。周围布满悬塑,有亭台阁楼、24位飞天和18罗汉,他们脚踩五色祥云从天而降来听佛祖讲经说法。可惜的是,大部分悬塑遭到后人破坏,头部残缺。</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供奉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两边还有他们的十大弟子,大部分为明代彩塑。</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位于全寺最高处,距离地面约60米。里面供奉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儒家的孔子和道教的老子,这三教创始人共处一室全国罕见,体现了恒山的多元文化。</p> <p class="ql-block">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背后的屏风上雕有牡丹花卉,头顶上方各有九条蟠龙,象征九五至尊。两侧分别为侍女、臣子、天蓬元帅、玄武大帝,这些人物造型生动,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游恒山记》是明代文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此一游:“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曲屈。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山下有大石,刻有“天下巨观”四个大字,落款为“崇祯六年秋,江阴霞客书。”</p> <p class="ql-block">走在悬空寺的栈道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四周是苍翠的山林,耳边传来阵阵风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站在寺庙的观景台上,远眺山下的河流与村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畏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不仅是建筑奇迹,更是信仰的象征。寺内供奉着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神像,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虔诚地祈求平安与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