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被誉为“贵阳白宫”的花果园艺术中心是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湿地公园的地标性建筑,采用欧式巴洛克风格设计,造价27亿元,既是争议性的私人豪宅象征,也是夜景摄影的首选打卡地。该建筑现为未对外开放的网红地标,与周边双子塔共同构成贵阳城市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快来花果园白宫,开启你的贵阳夜生活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王文选,字伯群,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民国时期曾任贵州省省长、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上海大夏大学创办人。</p><p class="ql-block">"王伯群出身于兴义的名门望族,与兴义的云南候补道刘官礼家是姻亲,母亲是贵州督军兼省长刘显世的胞姐,弟弟王文华是黔军总司令三妹王文湘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妻子。今贵阳南明区王伯群故居是其与胞弟王文华( 黔军”少帅”)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贵州民族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贵山之南,一水蜿蜒,景趣天成。甲秀楼景区位于贵阳的母亲河一南明河渔矶湾畔,自贵阳建城以来,这一带就有霁虹桥、观音寺、武侯祠、渔矶园、南园江阁、远条堂、石林精舍、甲秀楼、浮玉桥、涵碧潭等名胜古迹五十余处和“虹桥春涨”“鳌矶浮玉”“九眼照沙洲”“涵碧流” “武乡斜阳”“鹤梧来凤” </p><p class="ql-block">澹花空翠”等景观数十处,由此形成了贵阳城门胜迹,其中甲秀楼、浮玉桥、观音寺、翠微阁、涵碧潭、霁虹桥、芳杜洲、武侯祠被称之为“小西湖八景”。</p><p class="ql-block">现景区由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等部分组成,集楼、台、亭、阁、桥而成,无论从形制布局还是建筑功能上,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p><p class="ql-block">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立于渔矶烟水之上,跨乎长桥垂虹之间”,取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作为全国十大名楼之一,见证了时代变迁,诉说着文脉传承,历四百余年巍然屹立,成为贵阳城市生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2006年,甲秀楼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翠微园: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初名南庵,后数易其名。主要由雄奇挺拔的拱南阁、端庄沉静的龙门书院、灵秀俊逸的澹花空翠园、曲径通幽的鹤梧栏组成,史载其“前临清潭,后负崇岗,群峰列谳,左右环绕,草木竹石,错置杂陈”,是集寺、祠、园为一体的古建筑群,体现出中国古建筑动静相宜的美学意境。</p> <p class="ql-block">西江苗寨</p> <p class="ql-block">望楼,古时用作古代战争中观敌瞭哨。朝门则呈外宽内窄的“凹”字型,凹壁上留着枪眼,顶部设“望楼”古代整体用石头围墙圈围,边上设碉堡护卫,是一座封闭性与防御性一体的建筑群体,有军事功用。如今,在时光贵州主入口把这一军事文化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印入我们眼帘的望楼左下方是门头上的“时光贵州”四个字,这是由著名书法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亲笔题字。</p> <p class="ql-block">“日晷”在古代代表时钟的意思,本义指“太阳的影子”。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代表一寸光阴一寸金、情时如金的意思,时光贵州日晷记录贵州从三叠纪时期到泰汉夜郎国,再到宋朝始名,明朝建省,遵义会议召开为主线的贵州历史文化重要变迁。</p> <p class="ql-block">海豚广场位于花果园,与335米地标双子塔联为一体。它由知名建筑设计公司英国贝诺(Benoy)操刀设计,其外形酷似一只跃出水面的海豚,颇具前沿科技感的店面设计给人带来全新视觉冲击。海豚广场有别于传统的百货购物中心,定位为贵阳首家体验型社交生活中心,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