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分工是我负责陪孩子玩,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做游戏。老公负责洗衣服、做饭、干家务活。当时我感觉孩子小,是第1位的,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去陪伴他。晚上只有几个小时陪他,老公对孩子没有耐心,就由我陪伴,老公就负责干家务活。周末我们一家人一块出去玩,和孩子一起走了很多路。现在看来,这种无意识的分工让孩子看到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竟成就了孩子,既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兴趣,也让孩子体验到满满的爱,让孩子有较高的自尊。</p><p class="ql-block">幼儿时期,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情绪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会使儿童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自尊体验可分为高自尊、中等自尊和低自尊三个等级。高自尊对以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以后的情绪不良,与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以及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关系的不适应有联系。</p><p class="ql-block">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儿童自尊,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有四个:一是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等活动;二是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三是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他的意见。四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p><p class="ql-block">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基本按上述4个方面做的,培养了孩子较高的自尊。当孩子走向学校时,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我相信当孩子走向社会时,也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克富:“心理咨询取向的家庭教育”的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当然是家庭教育领域的件大事。遗憾的是,我问过很多被称为或自称为“家庭教育专家”的人,他们都坦诚地告诉我,没有完整地读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法律我是一字一句认真学习过的,也就是在读过之后我才把自己所从事的家庭教育称之为“心理咨询取向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取向的”这个定语,凸显了我们的“家庭教育”特色,具体可用四个字概括:操作性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某次讲课时,曾有人让我说说“心理咨询取向的家庭教育”的操作性强在什么地方,我就用一个例子阐述了我们的具体做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如既往,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会先向提问者提问:“大家觉得,一个孩子教育得好不好,是妈妈的责任还是爸爸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个语言陷阱,其实不是,我只是想让大家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理解某种平时忽略了的逻辑,从而为可操作奠定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答案正如我的预料,大家的回答是:“爸爸和妈妈共同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这个说法没错,但是按照这个说法却常常无法操作。如果家庭教育所秉持的理念是“心理咨询取向的”,就会认定“是妈妈或爸爸的责任”,二者只能选其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我们一般会认定是妈妈的责任!”我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说:“一个孩子没有教育好,百分之百是妈妈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我这么一讲,一般会让听课的女性群情激奋,她们会将矛头指向我,以为我在为父亲们代言。最常见的情形是,她们异口同声地质问我:“那在家庭教育中,做父亲的具体做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我就会给出那个再普通不过、对那些家庭教育不良的家庭却从来没有想过或做过的答案:“孩子的父亲具体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好好工作争取挣更多的钱,二是好好爱孩子的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会重复那句尽人皆知的老话:“天底下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天底下最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从爸爸爱妈妈做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就是操作!能够变成行动的才是可操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碰到对此不认同的,即使是那些离了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会进一步解释,只有爸爸爱妈妈,妈妈对孩子的爱才是社会意义上的“母爱”而非出于生物本能的“母鸡般的爱”,只有得到了母爱的孩子才会爱自己、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为了便于操作,我还会继续对这种方式具体化,常常以“辅导孩子做作业”这样的琐事为例。我会建议这件事完全由妈妈负责任,而那个爱妈妈的爸爸则要全力照顾好妈妈,比如把家务活全部承担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家庭教育”就不再是个空的概念,就可能会形成“爸爸为妈妈付出、妈妈为孩子付出、孩子给爸爸妈妈以回报”的良性循环,于是,爱便会在这样的循环中流动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