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我看鸣鹿中学校友微信群,看到郑忠信的一篇回忆性文章:《让我喊你一声爸爸》,顿时让我泪奔。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叫迟来的爱……</p><p class="ql-block">四十四年前的一九八一年秋天,天之骄子的我跨出大学门,来到了凤凰山脚下一座美丽的学校:鸣鹿中学。鸣鹿是个地名,据说远古时代,这里曾经是鹿群出没。学校的东边,有一条江,水流舒缓,渔歌唱晚,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鸣鹿中学并不大,一共才有十二个班级,分两排教学楼,西边是初中部,东边是高中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鸣鹿在城郊,环境优美,所以这里曾经聚集了不少优秀教师,其中有个令我佩服的朱宏民老师。他是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一手板书写的行云流水,古文名篇张口即诵,不仅如此,他还是当地有名的中医,据说,连镇卫生院的老中医都对他尊敬有加。</p><p class="ql-block">因为在同一个教研组,有一次我问朱宏民,你怎么还会看中医呢?他微哂道,无它,闲暇之产物罢了。文革时,学校停课闹革命,到处闹嚷嚷,朱老师是个逍遥派,凭着扎实的古文功底,竟专心研究起《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来,而且触类旁通,从自身开始实践,治疗个头痛脑热的小毛病,妙手回春,加上他从不收什么门诊费,故此,四邻八乡来寻他看病的不少。恢复高考后,他又废寝忘食研究语文试卷,自拟语文试卷,连年来竟有不少题型给他猜中,于是乎,一传十 ,十传百,他便成了方圆百里著名的语文老师了。</p><p class="ql-block">与此巨大名声截然不同的是,在家里他并没有什么地位,是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主要原因是家庭成份不好。因为是地主成份,加上外地人,他在三十七八岁那年才结婚,妻子是个县城医院里的护士长,是个有两个孩子的寡妇。即便如此,在结婚时女方还提出一个条件,不再生孩子。两个孩子中,一个是男孩,另一个还是男孩。</p><p class="ql-block">所谓龙生九子,性格迥异。朱宏民继承过来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老实本份,小儿子却是刁钻古怪,无法无天,要命的是,朱宏民的妻子还特别喜欢小儿子,说性格随她。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屡犯校规,在读高一时,小儿子郑忠信被县一中勒令退学。在妻子的威逼下,朱宏民低声下气求情,在取得校长额外开恩之后,郑忠信转学到了鸣鹿中学。</p><p class="ql-block">要命的是,转学过来的郑忠信毫无悔改之心,依旧故我,摸女生屁股,偷自行车响铃,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而且对朱宏民毫无父子之情,从不叫他爸爸,而是十分没礼貌地叫他“朱老头”,或者干脆省略叫“朱头”,谐音“猪头”,真是可气可叹。因为不是亲生儿子,朱宏民又是天性懦弱,连大声训斥都不敢。终于有一次,郑忠信因为偷窥女生私处,学校决定处理,朱宏民悲愤莫名,骂了一句“畜生,滚出去!”于是,郑忠信就消失在风雨交加的夜幕中。</p><p class="ql-block">当朱宏民疲惫不堪地在汽车站找到郑忠信时,郑忠信正手捏一张票准备到南方去。朱宏民再三劝说儿子,央求他回去,并且答应给他寻找一份工作,不再逼他回学校读书。于是,在朱宏民的百般恳求下,加上县啤酒厂的一名副厂长是他的学生,郑忠信成了县啤酒厂的一个勤杂工。</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到了一九九四年,朱宏民退休在家,郑忠信也早已成家立业,并生了一个儿子,不知怎的,朱宏民与孙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孙子与爷爷之间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将什么秘密都告诉爷爷。因为投资失败,赚不到钱,郑忠信的心情很糟糕,经常与妻子吵架。儿媳妇几次同儿子闹离婚,都是朱宏民耐心劝解。在儿子最困难的时候,朱宏民说服妻子,将自己的养老金拿去接济儿子。郑忠信喝醉酒打人被派出所拘留,又是朱宏民去求情捞人。而郑忠信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也从未叫一声爸爸,仍旧一如往常叫他“朱老头”或简称“老头”,朱宏民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称呼。</p><p class="ql-block">后来,朱宏民终于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病去世了,当了几十年的父亲,却从来没有人喊他“爸爸”,庆幸的是,他是名正言顺的爷爷,因为孙子叫他“爷爷”特别香甜。</p><p class="ql-block">在朱宏民去世后的第二年,郑忠信在整理朱宏民的书籍时,意外发现一本日记,里面记录了他内心的苦闷,特别有一天的日记,记录了为了争取郑忠信的转学,从不求人的他拎着礼品去求校长,低声下气。他还记录了,为了养活两个孩子,他省吃俭用,抽的烟是最劣质的“经济牌”,他多么希望郑忠信能够懂事,再不让他操心。</p><p class="ql-block">郑忠信知道,自已的母亲非常强势而不讲理,为了一点小事常常会把朱宏民踢到床底下。朱宏民一发工资就会如数上交,母亲只会给他一点点零花钱。这一切,与他在学校里的声誉形成鲜明的对比,直到他离世。</p><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郑忠信写了一篇五千多字的长文,点点滴滴回忆了朱宏民为家里做的一切,朱宏民对自已的关心与爱护,朱宏民对孙子的爱,朱宏民的医者仁心,朱宏民的认真备课,朱宏民的未老先衰等等,最后,他以忏悔的笔调写道:“我知道,以自己的品行,不配做你的儿子。我以你为骄傲,请允许我喊一声爸爸。假如有来生,我再做你的儿子,爸爸,我爱你,请你接纳我!”并将这几乎带有忏悔录性质的文章,以美篇的形式公布于众,我从鸣鹿中学微信群里,看到了这篇字字带血的文章……</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日于义乌银河湾,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