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城春事</p><p class="ql-block">作正</p><p class="ql-block">2025-05-01</p><p class="ql-block">我追逐着春天,从湘江之畔到黄河入海口,再到金城兰州。春天像一位善变的情人,每个城市都留下不同的印记,却又总在我即将触碰时悄然离去。</p><p class="ql-block">长沙的春天是湿漉漉的。湘江的水汽氤氲在岳麓山的每一个角落,湘江大桥也时隐时现,将整座城市浸润得如同宣纸上的水墨。茶花在雨雾中绽放,那红艳艳的花朵,像是被雨水稀释过的胭脂,洇染在青翠的山色间。玉兰的花开,让城市装扮的更加典雅,我常站在爱晚亭前,看那些年轻的学生抱着书本匆匆而过,他们的白衬衫上沾着细密的水珠,宛如宣纸上偶然晕开的墨点。江边的垂柳已经抽出了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书写着春天的诗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下旬,我行至东营回到家,春天忽然变得辽阔起来。车行穿过黄河最后一座大桥,进入黄河入海口处,芦苇荡里藏着整个北方的春意。清晨时分,我站在观鸟台上,看丹顶鹤优雅地掠过水面,它们的倒影在波光中碎成片片白云。湿地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腥甜,碱蓬草刚刚探出头来,紫红色的嫩芽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万亩槐花林,串串白色碎花,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槐花香。远处,采油机的"磕头"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奇妙的春之交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当我辗转来到兰州时,春天正在与寒冬做着最后的角力。站在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上,看黄河水裹挟着上游的泥沙奔涌而下,发出沉闷的轰鸣。白塔山上的梨树还在寒风中颤抖,但山下的牛肉面馆里,早已挤满了等待春天的人们。我站在黄河边的步道上,看对岸的柳树渐渐染上新绿,那颜色淡得几乎透明,像是被春风随意涂抹的水彩。当我走进金城公园,花魁牡丹开的正艳,紫色的丁香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黄昏时分,整座城市笼罩在淡黄色的光晕中,远处的桃林如火如荼地燃烧着,为这粗犷的西北之城平添了几分柔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城的春天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它们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奇迹。桥都是这个城市的魂。但它们一个是我冬天的驿站,一个是我生活的家,而另一个是我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所爱的人。我忽然明白,春天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追到的具体所在,它就藏在这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湘江的雨雾里,在湿地的鸟鸣中,在黄河岸边的柳梢头。我的追寻,不过是在不同的风景里,与同一个春天一次次重逢罢了。</p><p class="ql-block">临别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我在中山桥头买了一束含苞的百合。卖花的老人用旧报纸仔细地包裹着花根,那动作温柔得像是包裹着一个易碎的梦。报纸上隐约可见"长沙"二字,刹那间,三座城市的春天在我手中交汇,化作一缕淡淡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作正写作于兰州西固</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日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