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的五台山,秋雨如丝,编织着一幅朦胧的画卷,踏入五台山的这片圣土,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龙泉寺、殊像寺与万佛阁,开启与历史及信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雨幕中,拾阶而上,走进龙泉寺,它宛如一位沉思的智者,静谧而深邃。</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始建于宋代,初名《华严寺》,后因寺东有龙泉而得名。踏入寺门,一座精美的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建于民国初期,历时六年才完工。其结构精巧,雕刻细腻,每一处线条都倾注着工匠的心血。坊上的人物、瑞兽、花卉栩栩如生,仿佛在雨中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坊,是大雄宝殿,它庄严肃穆,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之美。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佛祖们慈悲祥和,在香烟袅袅与雨丝的交织中,仿佛超脱尘世,令人心生敬畏。还有观音殿供奉的三大士: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天王殿的护法神像:四大天王,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宋明特点,又有独特的地域韵味。宋代建筑简约大气与明清建筑的精致繁复相得益彰,在这里,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触。雨水沿着瓦檐滑落,雨声仿佛轻敲岁月之门,让人不禁遐想当年僧人们在这古寺中晨钟暮鼓、潜心修行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龙泉寺,冒雨前往殊像寺。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创建于东晋时期,历史悠久,步入寺内,首先看到的是文殊阁。寺庙的建筑宏大,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九米多高的文殊骑狻猊像,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文殊菩萨佛像的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仿佛洞察世间万物。传说当年工匠们塑造佛像时,灵感突现,依照空中显现的文殊真容而造,故而殊像寺因此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与殊像寺关系密切。康熙题匾“瑞相天然”,乾隆二十六年因文殊像庄严,仿其规制在承德修建同名寺庙,并称其“家庙”。</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的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会乘殿、宝相阁等,其中会乘殿为重檐黄琉璃顶,供奉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p> <p class="ql-block">秋雨的洗礼下,殊像寺的红墙黛瓦更显古朴庄重。寺内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分明,体现了古代建筑规划的高超技艺。每一处飞檐、每一扇门窗,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信仰的力量相互交融,让人沉浸其中,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寺内曾藏三部满文《大藏经》,一部现存东京,一部在巴黎图书馆,另一部下落不明;镏金铜佛亦在民国时期被盗。</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五爷庙。五爷庙,正式名称为万佛阁,创建于明代,虽然规模不大,却香火鼎盛。庙内有一座五龙王殿,殿内供奉着五龙王,民间传说五爷是东海龙王的第五子,能呼风唤雨,济世救人。在人们心中,五爷有着非凡的神力,所以前来祈福许愿的信众络绎不绝。即便在这秋雨绵绵的日子里,五爷庙依旧热闹非凡,香烟缭绕,祈愿声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的建筑风格质朴而亲切,没有宏大的殿堂楼阁,却以其独特的民间信仰氛围吸引着八方来客。它见证了无数人的心愿与期盼,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雨中的五爷庙,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更增添了几分神圣之感。</p> <p class="ql-block">在秋雨中,游走于龙泉寺、殊像寺与五爷庙之间,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触摸到了历史的纹理,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砖石木料的堆砌,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之所。秋雨渐停,我带着满心的感慨与宁静,告别这片圣地,而那寺庙中的钟声、雨中的禅意,却永远留在了心间。</p> <p class="ql-block">编辑: 贰零壹八的夜</p><p class="ql-block">摄影: 贰零壹八的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18887</p><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4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