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安徽的了解,仅限于知道的几件事。一是朱元璋出身安徽,由一个叫花子翻身建立了明朝,成了皇袍加身的明太祖。二是看过电影《天仙配》,知道这是著名的安徽黄梅戏,尤其喜欢《夫妻双双把家还》这小曲。三是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以及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化人胡适均出自安徽。还有我一个小学同学转学后去了遥远的泗县,也是属于安徽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后,工会有同事积极要去安徽出差,带回了些他采风的照片,兴奋地炫耀给我们看,说是拍的徽派建筑。照片上是拍摄的各种房屋,白色的墙上有大片黑色的霉点,统一黑灰色的瓦片,房顶比较别样,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水泥平顶屋或是尖顶瓦屋都不同,总之我对徽派建筑的印象就是白黑两色旧房子,像一幅水墨画一样。那时年轻的我对又老又旧的房子提不起兴趣。</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第一次来到儿子入住的小镇,映入眼帘的就是街道两边的建筑,黑白两色的房体,房头两侧的墙体高出屋脊,错落有致,整齐对称跌落数层,这不就是我印象中的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吗?暗自庆幸,咱不用去安徽也能看到徽派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在小镇,身边的安徽人多了起来,有老年大学的师友,有邻居,有保洁的阿姨,他们来自淮南、宣城、蚌埠等地,我在地图上一一对应寻找它们的位置。师友说”皖南值得一去”,于是我匆匆做了攻略,和家人自驾踏上了去皖南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黄山脚下,游览了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画廊、宏村、西递、呈坎,最后经由皖浙天路从浙江返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去皖南看到真正的徽派建筑,才知道我曾经认识的徽派建筑是多么潦䓍!少了精雕,少了层次,只有形而无神!</p> <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突出的特点。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形成一道独特的天际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点睛之笔。皖南的马头墙不仅造型精美,两端跌落数阶,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俯瞰聚族而居的村落,高低起伏的马头墙,就好似一幅“万马奔腾”图,也隐喻了整个宗族生机勃勃、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是有防火的功能,这种设计是用墙阻断火势的蔓延。坊间流传的马头墙的作用是“防火、防隔壁老王”,毕竟在那个年代“男人保家国,女人护血脉”是民间最朴素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州的牌坊和祠堂: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纪念性建筑。“天下牌坊看徽州”,徽州的古牌坊何其多,其中古城中的八角牌坊最是著名,这是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气势非凡,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它历经了近五佰年的风雨,岿然屹立。牌坊精美的石雕艺术,彰显了徽派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牌坊不是随意能建的,不是有钱人的任性游戏。牌坊的建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各级官府逐级认证,牌坊的规格等级就是牌坊的“身份证“,代表着它们的不同“地位”。牌坊是为了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等而设立的建筑物,具有昭示家庭先人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的功能,回味那些以牌坊为荣的古代岁月,令人感叹!在古代,为女人立的贞洁牌坊,把妇女隐忍、保守、失去自我看成是美,可她们的痛又有谁能懂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由此了解了“立牌坊”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皖南的祠堂:祠堂也是徽州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同类型的祠堂很多,基本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鳞次错落,营造精细,肃穆庄重。祠堂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和家族观念,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凝聚族人的重要场所,是家族精神的象征和寄托。每一个祠堂都有自己的家训,都深藏着一个家族的陈年往事,或荣耀或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皖南的三雕:木雕、砖雕和石雕统称为徽州三雕。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古民居、古祠堂在、古牌坊等建筑上,随处可见 的“三雕”,名符其实的“无宅不雕花”,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门楼、门套、门楣、屋檐 、屋顶、屋瓴、梁坊、格扇等处,雕以人物、祥禽瑞兽、花卉等吉祥图案,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画已经穿越了百年历史云烟,至今仍显示出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们风格独特,构思精妙,清新淡雅,将山水风貌与建筑气韵相结合。“三雕”虽然风格不同,但又一脉相承。雕刻手法多样,图案镂空层次多,每一处花纹,每一笔雕刻,都雕镂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皖南古村落形同既有共性又赋有鲜明的独特性,青砖门罩、石雕漏窗,翘首腾空的屋檐,为此文人墨客留下了一大批歌咏地方风物的诗、词、歌赋传诵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们古韵静美,优雅贯穿了百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处处隐在山水之间的古村落,宛若一座水墨风的世外桃源。远处青山云雾缭绕,村落里溪水潺潺。古民居建筑层层叠叠,跌宕起伏的青瓦墙与山川、河流、田地、道路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优美、和谐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皖南,山水秀丽,藏着最美的中国人居无边风色。行走在皖南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里,远离尘嚣的幽谧,能感受到宁静致远的丰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离开了那山、那水、那泥土,就失去了滋养它的营养,所以我理解了别处的“徽派建筑”缺乏神韵的那种难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我的心里,皖南就是从诗经里走来的“青砖小院”,是黄山脚下白衣飘飘的士大夫,是迎客松枝头优雅的白衣仙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