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京杭大运河(八)聊城段

东北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0日由兖州(济宁市)骑行152公里到达聊城市</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游览聊城古城</p> <p class="ql-block">  聊城古城,即中华水上古城,也称东昌古城,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位置境域:坐落在聊城市区内东昌湖中间,北宋时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独特风貌:被6.3平方公里的湖水包围,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水城风貌,天圆地方的城市形态全球独有。</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起源与发展:宋熙宁三年(1070年)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筑为砖城,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而兴盛,成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p><p class="ql-block">近现代变迁:1947年聊城解放后,城墙被拆除,后在明代遗址上进行复建,五十多年来,特色格局基本未变。</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城墙城门:城墙周长3.5千米,高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米。城设4门,上筑门楼,外设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因外形似凤凰,故聊城古城又名“凤凰城”。 </p><p class="ql-block"> 城内街道:以光岳楼为中心,利用十字步行商业街将城区用地分为四块,形成经纬分明、垂直交叉的棋盘方格网状骨架。</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孕育了民间剪纸、东昌葫芦、木版年画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 名人文化:《水浒传》《金瓶梅》等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此,还诞生了战国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等众多名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饮食文化: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如武大郎烧饼、聊城呱嗒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p> <p class="ql-block">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 </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题词</p> <p class="ql-block">参观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聊城市代管的临清市当地把油条叫麻糖的由来</p><p class="ql-block">“炸麻糖”(炸马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临清现炸现卖的油炸食品种类颇多,其中油条在当地叫“麻糖”(有的地方叫“馃子” )。传说,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中官马堂把持临清钞关,横征暴敛,导致市场破败萧条,最终引发了震动朝廷的“临清民变”。临清人痛恨马堂,就捏面人,把它叫作“马堂”,在油锅里炸熟吃掉。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油条称为“麻糖”了。</p> <p class="ql-block">聊城美食</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由聊城骑行53公里到达临清市(聊城市代管市)。</p> <p class="ql-block">参观运河钞关</p> <p class="ql-block">山东临清大运河钞关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设立: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p><p class="ql-block"> 裁撤: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后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正式裁撤。</p> <p class="ql-block">税收情况:</p><p class="ql-block"> 明代:明朝中前期,年收税银四万多两,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清代:对钞关制度进行完善,重新核定钞关税收定额,制定了货物过往的征税原则和标准“商税则例”,实行对船只梁头宽窄和运载量、货物价值综合计征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历史影响:</p><p class="ql-block"> 经济方面:临清钞关的存在为中央政府带来了大量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也促进了临清及周边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使其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都会和税源基地。</p><p class="ql-block"> 文化方面:</p><p class="ql-block">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运河漕运的繁荣,对于研究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明代万历年间王朝佐反税监斗争的历史见证,在著名小说《金瓶梅》中也多次被提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