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再观皇家安大略博物之二___古埃及、努比亚、罗马和恐龙展区观感记(202504)

小布

<p class="ql-block">提及埃及,估计不少人都会想起,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p><p class="ql-block">金字塔,在建筑学上指锥体建筑物。</p><p class="ql-block">西方文明使用 Pyramid 作为锥体建筑的专有名词已有两千年,几何学上此字就是指棱锥,然而建筑学与考古学上, Pyramid 最初是指古埃及法老的方锥体陵墓,直至后来发现了其他古文也有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时,才开始延伸至指所有的锥体状建筑物。 Pyramid 命名由来已不可考,但最早且传播广泛的记载是在《世界七大奇迹》中。至于中文名称"金字塔",一般相信是为埃及法老的方锥体陵墓,平视时为等边三角形,与汉字中的"金"字相像,故称之为"金字塔"。</p><p class="ql-block">现在,埃及共发现96座金字塔,最大的是开罗郊区的胡夫金字塔,它是七大奇迹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奇迹。</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我看到了这个金字塔模型。</p><p class="ql-block">模型展板的说明如下:(手机自带翻译)</p><p class="ql-block">萨卡拉的乔瑟阶梯金字塔在旧王国之初,法老Djoser在Saqqara建造了阶梯金字塔,这是第一座伟大的皇家石墓。该项目的规模是巨大的,盖过了之前的任何尝试。不仅仅是皇家陵墓,金字塔是王权本身的中心和持久重要性的石头陈述。金字塔建筑群的建筑象征着Djoser作为上埃及和下埃及法老的角色;一座带有双层庭院和两座模拟宫殿的寺庙代表了这一想法。在建造后的许多年里,金字塔建筑群作为流入皇家墓地的农产品的分销中心发挥了经济作用。</p><p class="ql-block">据资料:法老乔塞尔似乎曾在上埃及的阿贝多斯地区开工修建了一座未完工的陵墓。但是他最终还是埋葬于下埃及萨卡拉地区著名的乔赛尔金字塔中。</p> <p class="ql-block">乔塞尔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68年至公元前2649年)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667年至2613年)的第二法老,历史学家认为他统治埃及19年。</p> <p class="ql-block">阶梯金字塔共有六层,以六个步骤建设完成,可能是一种实验性建筑结构。金字塔一开始只是一个马斯塔巴,然后逐渐扩大,先均匀地扩大四个面,然后只扩大东侧。</p><p class="ql-block">马斯塔巴的建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完成四阶梯式建筑结构,然后形成一个六阶梯式建筑结构,长方形的底座位于东西轴线。阶梯金字塔最后达到62米高,面积为1,22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建造金字塔所需的岩石可能经由巨大沟渠从采石场运送过来。历史学家广泛认为埃及人使用坡道,将沉重的石头抬高来建造金字塔。并进行了许多可行性研究模式建造工程。埃及人放置沉重的石头在原木上。借此顺利运送大块石至建筑工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部结构:</p><p class="ql-block">阶梯金字塔内部是一个房间和廊道所构成的迷宫,总长约6公里,连接到一个面积有7米平方,28米深的中央走廊。这些房间是法老、家庭成员的墓室,也存储食品和补给品。通往中央走廊的入口位在金字塔北边,这一个方式将在整个古王国中被持续模仿。地下通道的两侧覆盖着石灰石,镶嵌著蓝色彩陶瓷砖。</p><p class="ql-block">历史学家在储藏室发现超过40,000艘的石船,其中有许多年代早于左塞尔时期。这些石船是在为了左塞尔的内脏在“来世”的需求而放置在此。中央墓室的西方、南方、北方有一个庞大的地下廊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看到金字塔周围有一道10.5m高的围墙,他们有光滑的土拉石灰石说做成该围墙上共有14道门,但是呢,只有一个入口,位于东南角方向。</p> <p class="ql-block">乔塞尔金字塔高62m,底边为109×125m。外部则是百色抛光石灰石。</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埃及馆展区,迎面一尊石像不得不引起你的注意。安静的环境下,让思绪也随着眼到之处,安然地享受这学习时刻。如果不是展板上的英文说明,提醒我,我还真以为我还在国内呢!</p> <p class="ql-block">这尊花岗岩制成的半身像,据说是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水域被淹没的克利奥帕特拉宫殿或神庙遗址内发现的雕像,面容非常精致,并透露着神秘感,头环上破损的部分应该是圣蛇,头顶的王冠破损背后有一个后柱,整座雕像没有任何铭文。</p><p class="ql-block">据说可能是来自托勒密时期,正是克里奥帕特拉7世统治初期的雕像,克里奥帕特拉7世这样说,你可能并不知道他是谁,正是大名鼎鼎的埃及艳后,托勒密12世的女儿,希腊化时代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p><p class="ql-block">克利奥帕特拉18岁时继位成为法老,与托勒密13世就是他的弟弟共同治理埃及并与弟弟结婚,埃及艳后靠着自己的美色首先征服了凯撒大帝,凯撒被暗杀后又征服了罗马执行官马克安东尼,在与吴大维亚克兴海战失利后,安东尼自杀,埃及艳后被俘,随后以毒蛇咬自己自尽,此后罗马帝国的时代正式开始,而埃及就此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埃及艳后半身像同样是克里利当年在埃及考古时买的,如今在亚历山大港的海域下依旧沉睡着,大量属于那个时代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她是埃及被罗马征服前最后一任法老,据说她会多种语言,她得宜于数学、哲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的高等教育,统治埃及达2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1922年,埃及宣告独立。其至目前为止,共有七项世界遗产,而著名亚历山大市,据说埃及艳后的宫殿就在此市旁边的海底。</p> <p class="ql-block">为了搞清埃及法老称,我特别上网查了下资料如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p> <p class="ql-block">前31年,克里奥佩托拉七世于同盟者马克·安东尼在克亚新海战中被罗马执政官屋大伟打败。前30年克利奥配拖拉74服毒自杀。屋大为宣布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程,埃及的法老时代宣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塞赫麦特:她的名字源自古埃及,意思“强大有力”,她是古埃及的战争女神和上埃及的医疗女神。</p><p class="ql-block">塞赫麦特雕像通常右手握着一朵莲花,象征太阳创造和重生,左手握着的是安卡就是生命钥匙,象征永生。Rom收藏的至尊花岗岩雕刻的神像,左手里握着的正是生命钥匙。</p><p class="ql-block">地球上有非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收藏有赛和麦特的雕像,其中大英博物馆最多达到30多尊。</p> <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源自古埃及语。他被描绘成一头母狮。埃及人公认的最凶猛的猎手。</p> <p class="ql-block">在第十二王朝首位法老期间,对她的崇拜在宗教文化中占据了极高的地位,阿蒙涅姆赫特一世( Amenemhat I )将埃及首都迁至伊塔威,对她崇拜同样也随之移到了政治中心。在古埃及约三千年间,宗教、皇室血统及统治权被内在地交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早期塞赫麦特也是一位太阳神,有时也被称作太阳神拉( Ra )的女儿,常与哈托尔和巴斯特二位女神混同。在绘画作品中,她头顶日盘及与瓦吉特( Wedjat )一起代表了圣蛇乌赖乌斯和王权。通过这些联系,她可被看做奥西里斯审判厅中一位代表司法或秩序的玛特( Ma ' at )女神的神圣审判者,她(拉神之眼)与瓦吉特及泰芙努特相混同。</p><p class="ql-block">传说塞赫麦特被派去挑起战争,以对付那些认为太阳神拉已经衰弱的人。由于她破坏的范围实在太大,最后拉不得不制止她,拉用石榴汁将一湖的啤酒染成红色,骗她喝下这些让她误以为是血的湖水。塞赫麦特终于醉倒,人类也因此得救。</p> <p class="ql-block">拿着钥匙的手</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约前1507~前1458年。在古埃及语的意思为“最高贵的女士”。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及第二位可考的女性发老是古埃及一位著名的女法老。</p><p class="ql-block">她在位期间,重新开启了在喜克索斯时代被中断的货易路线。</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Punt探险</p><p class="ql-block">这两堵墙是由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在底比斯西部的代尔巴希里的太平间寺庙的石膏铸成的。这些场景展示了一次历史性的贸易远征,前往古埃及人称为Punt的国家。他们也称它为“上帝的土地”,想象着一个遥远而迷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显示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庆祝她的船只凯旋归来。她和她较小的精神替身被显示为男性,因为哈特谢普苏特像其他国王一样正式成为国王。在她的和平统治期间(公元前1503-1482年),埃及人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国家之外。</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封面的寺庙歌手</p><p class="ql-block">21王朝的葬礼风格涂漆石膏在wbod这个木乃伊封面的原始所有者是阿蒙雷神的女歌手。她在古代底比斯的寺庙仪式上唱歌。这样的歌手表演节奏部分,鼓掌,也许演奏sistrum(金属拨浪鼓)。这个祭司阶层的妇女会娶其他女祭司的孩子。底比斯第21王朝,约公元前975年Soe Chenete poastie与g0黄色的背景颜色和风格是21世纪王朝的典型特征,当时埃及的权力被削弱。因为国王和贵族不再在底比斯建造优雅的坟墓,那里的艺术家现在可用于装饰祭司类的棺材。祈祷和保护圣甲虫和有翼女神的图像装饰在木乃伊封面上,它直接坐在棺材内,放在包裹的木乃伊顶部。</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上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对于古罗马展区,参展面积不大。物品也不多,对于,外国人来说,真正想了解古罗马点滴,需到罗马实地看看,才能使,小白的自已得到有价值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回想初高中时期,对历史类课程不感兴趣。现在,有时间了,慢慢喜欢独自四处看看,也就是在此时,方知学习历史和美术文化的重要性。加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多年以前,常带孩子去看恐龙展,并顺手在展区礼品区买了好些个恐龙玩具。现在,它们都不知丢在那去了。</p><p class="ql-block">兴趣始然,这次也去了本馆的恐龙区看看。据说此展区有二件恐龙化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其一是重龙戈多(Barosaurus)和沃克氏副櫛龙。前者为美国侏罗纪时期,后者为加拿大亚伯达省白垩纪晚期,且主要出现在北美州。</p> <p class="ql-block">重龙戈多,原位于美国·侏罗纪晚期。</p><p class="ql-block">重龙属(属名: Barosaurus )又名重型龙或巴洛龙,是蜥脚下目梁龙科的一属,是种有长颈、长尾巴的巨大草食性恐龙,与较著名的梁龙为近亲。化石发现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莫里逊组( Morrison Formation ),同地区发现的还有梁龙、迷惑龙、圆顶龙、腕龙及简棘龙,以及猎食性的异特龙、装甲恐龙的剑龙。</p><p class="ql-block">据说是1962年,Rom的古脊椎动物学馆长埃德蒙用两件鸭嘴龙骨架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沃克氏副櫛龙</p> <p class="ql-block">歧形坎托龙m</p><p class="ql-block">鸟臀目恐龙Vernal,</p><p class="ql-block">犹他州,美国晚侏罗纪1.5亿年5090</p><p class="ql-block">Camptosaurus是鸭嘴龙或鸭嘴龙进化而来的恐龙群的早期成员。营龙在低矮的植被上浏览,它用它的龟一样的喙修剪,然后用凿子形状的颊齿切碎。它可能在浏览时用四条腿走路,但可以用后腿奔跑以躲避捕食者。</p><p class="ql-block">图中龙体颜色示意如下:</p><p class="ql-block">黄色表示原始</p><p class="ql-block">兰色表示复制</p><p class="ql-block">白色表示缺失</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