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二大军区将帅录(十):新疆军区

江上清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盘点十二大军区将帅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疆军区</p><p class="ql-block"> 新疆军区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12月成立的二级军区(隶属西北军区),1955年2月,全国军区调整为十二大军区,新疆军区被纳入其中‌。同年5月,新疆军区升格为‌大军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与兰州军区平级‌。统辖南疆军区、伊犁军区(后改北疆军区)‌,成为边防战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  1.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恩茂 中将</p><p class="ql-block"> 王恩茂,1913年生于江西永新,1930年入党,曾两次参与长征:第一次长征‌(1934-1936年):随红6军团转战湘鄂川黔,后北上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第二次长征‌(1944年):作为南下支队副政委,参与打通南方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行动‌。</p><p class="ql-block"> 1950年,王震因牧区改革争议被调离,中央任命王恩茂接任新疆党政军要职‌。他延续王震“屯垦戍边”政策,组织部队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解决了驻军和当地百姓的粮食问题‌。推动交通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一体化‌。面对复杂的民族和边疆局势,他协调军民关系,巩固边防,抵制分裂势力‌。</p><p class="ql-block"> 王恩茂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新疆主政长达20年,与王震同为新疆军区的标志性人物‌。王恩茂以军政双职长期领导新疆,其政策兼具战略性与务实性,奠定了现代新疆发展的基础。他的生涯贯穿革命战争与和平建设,被誉为“新疆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  2.副司令员:陶峙岳 上将</p><p class="ql-block"> 陶峙岳(1892年9月18日—1988年12月26日),湖南省宁乡市仙凤乡人。在军旅生涯中,历任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谭延闿部“护字营”营参谋长、营长,湘军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25日,率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先后任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领导部队屯垦戈壁、建造城市,使新疆逐渐走出贫困,成为闻名的农业示范区。1988年12月26日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97岁。</p> <p class="ql-block">  3.副司令员:赛福鼎·艾则孜 中将</p><p class="ql-block"> 赛福鼎·艾则孜(1915-2003),1915年生于新疆阿图什,青年时期赴苏联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1944年加入反抗国民政府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任临时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等职,并参与民族军军事工作(任团长等职),推动新疆解放事业‌。</p><p class="ql-block"> 1949年作为三区革命代表,积极协助解放军进驻新疆,促成和平解放‌。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中将军衔,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后长期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参与国家重大决策‌。</p><p class="ql-block"> 在1962年“伊塔事件”中果断维稳,强调“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反对分裂主义‌。提出“自治是给民族的,而非山川河流”,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落实‌。</p><p class="ql-block"> 2015年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被赞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功勋人物”。赛福鼎·艾则孜的一生,是革命者、政治家、文化使者的多重身份交织,其事迹深刻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  4.副司令员:郭鹏 中将</p><p class="ql-block">‌ 郭鹏(1906—1977),原名郭光前,别名郭清南,湖南醴陵县黄獭嘴乡(今双井乡)人。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9月‌入党,‌1929年‌潜入国民党军做兵运工作,1930年7月正式加入红军‌,历任连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参与长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任120师359旅参谋长、副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南下支队副司令员。1946年‌率359旅成功中原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2纵副司令员、一野2军军长,参与解放西北及进军新疆‌。</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49年‌任南疆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1957年‌主动请缨留疆,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誓言“老死新疆也无怨言”‌。后调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7月16日‌于上海逝世,享年71岁‌。</p><p class="ql-block">‌ 郭鹏将军一生‌17次负伤‌(曾身中7弹无麻药手术),以“硬汉”著称‌。从秋收起义到戍边新疆,其勇猛、忠诚与牺牲精神成为我军典范,被誉为“无畏将军”‌。</p> <p class="ql-block">  5.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希钦 少将</p><p class="ql-block"> 张希钦(1910年-1998年12月24日),河南省东明县(今属山东省)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察绥抗日同盟军第十八师任连长。1936年西安事变时任杨虎城警卫营连长。</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历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参谋、晋西北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暂编第一师参谋长、副师长,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任吕梁军区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第二军参谋长、第一兵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随王震赴新疆兵团工作‌,历任新疆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部副部长、部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张希钦的军事生涯与新疆建设密切相关。他一生践行“镇守边疆、马革裹尸”的理想,其军事生涯尤其是新疆军区的工作,为巩固西北边防和边疆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6.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曾涤 少将</p><p class="ql-block"> 曾涤(1913年-1971年),湖南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区团委书记、县委书记、省委宣传干事、省委巡视员、团政治部主任、军团直属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任民运股股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2军6师政治委员,1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长、宣传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随军进驻新疆,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法处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6年起,他转业到新疆地方工作,但仍与军区保持密切联系,参与军政事务‌。1971年病逝,享年58岁‌。</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