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淇名胜耙蜇凹,跑马岭

海纳山容

<h3>一、耙蜇凹</h3></br><h3>临淇镇陈庄村,村西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深邃的山谷中,有个山凹叫“耙蜇凹”。山凹名的由来,藏着一个鲜为人知却又引人入胜的传说。</h3></br><h3>在陈庄村西南的山坳里,有一条檴林沟。这里绿树成荫,檴林繁茂,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沟里有一座寺庙,红墙青瓦,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斑驳而古朴。寺庙宁静而庄严,晨钟暮鼓,日复一日,仿佛在诉说着佛前的虔诚。寺庙里住着修行的和尚,他们伴着青灯古佛研习佛法,本应该一心向佛,不染尘世。殊不知,那严守清规戒律的佛门净地,竟出现了一个弃佛抛道的花和尚。</h3></br><h3>这位花和尚不在寺庙里诵经唸佛,经常到村西北山坳里转游。</h3></br><h3>村西北山坳里,柏树葱茏之间,有一座“雲台庵”。庵内青灯摇曳,香烟袅袅,住着修行的尼姑。他们在这一方宁静天地诵经祈福,试图在清苦的修行中寻得内心的安宁。</h3></br><h3>然而,随着和尚的出现,他们的命运轨迹却在这里发生了竟想不到的转折。寺里的和尚与庵中的尼姑,竟打破了清规戒律,陷入了一段禁忌的爱恋中。他们的偷情之举,在那个严守礼教与佛门戒律的时代。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之浪。</h3></br><h3>事情败露后,官府衙门决定给予不守佛门戒律的和尚严厉的惩罚。在村西山坳,将和尚理入地里只露出脑袋。随后套上骡马的耙子缓缓前行,那耙子本是用来平整土地、弄碎大土块的农具,此刻却成为了残酷的刑具。随着骡马的拉动,锋利的钉齿无情地划过,和尚在痛苦中挣扎,最终他的生命消逝在这片土地上。</h3></br><h3>檴林沟的寺庙也被拆除,在当地村民的恳请下,赦免了尼姑,保存了“雲台庵”。</h3></br><h3>从那以后,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地方,被人们取名为“耙蜇凹”。以此来铭记那段违背伦理与戒律的故事。每当人们提及这个“耙蜇凹”那段尘封的往事便会在岁月中孚现。成为人们口中的警示,告诚后人要坚守道德与规则,莫要重蹈覆辙。</h3></br> <h3>二、跑马岭</h3></br><h3>在临淇镇小岭村境内,有一座孤峰巩尖山,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是临淇镇赫赫有名的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山的故事,在岁月长河里悠悠流传。</h3></br><h3>相传,巩尖山看似坚实巍哦,实则内中虚空。山脚下藏着一座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的宫殿,雕梁画栋,璀璨夺目,仿佛是天宫不慎遗落凡间的一角。每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宫殿的大门便会缓缓打开,发出低沉而悠远的吱呀声。打开这扇神秘之门的钥匙,竟是临淇南园村所种的并蒂黄瓜。只需将其稳稳支住,便能一窥宫殿内的奇妙景象。</h3></br><h3>宫殿之中,住着一位貌若天仙的金姑娘。她身姿轻盈,面容姣好,眼眸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身旁,一匹矫健的金马正拉着一盘金碾,不知疲倦地转动,金豆子从碾下簌簌滚落,堆积如山。这如梦似幻的场景,宛如仙境,可也引来了贪婪之人的觊觎。</h3></br><h3>有一天,一个心怀不轨的蛮人听闻了这个秘密,心生贪念。他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临淇南园村,盗取了那根至关重要的并蒂黄瓜。当他满心欢喜地来到巩尖山下,支起黄瓜打开宫门时,意外却突然降临。也许是触犯了天地间的神秘规则,也许是金姑娘的守护灵发了怒,刹那间,地动山摇,山门和宫殿剧烈摇晃,紧接着轰然倒塌。飞扬的尘土遮天蔽日,将这神秘的一切都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h3></br><h3>宫殿崩塌之际,那匹金马嘶鸣着冲了出来,一路向南狂奔。它跑到不远处崔庄西南的一道山岭上,不知疲倦地昼夜奔跑。马蹄翻飞间,原本起伏不平、崎岖险峻的山岭,竟被它踏得广阔平坦。金马的足迹,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h3></br><h3>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传奇,便把这道山岭命名为“跑马岭”。岁月流转,巩尖山依旧静静矗立,跑马岭也默默见证着时光的变迁。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似乎都在诉说着那个金马奔腾、金豆满仓的奇妙故事,让每一个听闻的人,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遐想。</h3></br><h3>以上两篇拙文是根据当地传说,整理后呈献给大家,当作茶余饭后,聊天,闲谈。希望能为大家的闲暇时光增添一丝乐趣,若其中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h3></br><h3>2025年4月8日</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