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编者按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38年12月15日,雷波县立城厢小学教员何彦恂、蒲景星向四川军管区司令部和雷波县国民政府县长陈德纯投书,呈请参加抗战。在这封请愿书中,他们开篇就慷慨陈词,“窃吾国,自日寇发动侵略后,南北领土相继沦陷,武汉之喋血未干,湘粤之烽烟又起,杀掠奸淫,惨痛无极,嗟我同胞,罹此浩劫。恂、星等生长边鄙,服务教育,慨国难之日亟,投笔长呼;愤神州之陆沉,请缨有路。虽属一介庸劣,好男儿不甘守株,纵使万里奔驰,惟铁血可能救国。……”</span></p><p class="ql-block"> 这封请愿书里,字字句句都是热血与勇气,抱着“不顾一切牺牲,甘与国共休戚”的热血与死志,<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80多年后的今天,也感动和激励着无数后来人</span>。这封请愿书,反映了雷波儿女乃至全国知识青年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38年7月初,孙明经先生在县立城厢小学门前为学生们拍摄的影像。对于长期生活在南京的孙先生,对雷波夏天的凉爽气候印象极为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二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呈请参加抗战请愿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p><p class="ql-block"> 窃吾国,自日寇发动侵略后,南北领土相继沦陷,武汉之喋血未干,湘粤之烽烟又起,杀掠奸淫,惨痛无极,嗟我同胞,罹此浩劫。</p><p class="ql-block"> 恂、星等生长边鄙,服务教育,慨国难之日亟,投笔长呼;愤神州之陆沉,请缨有路。</p><p class="ql-block"> 虽属一介庸劣,好男儿不甘守株,纵使万里奔驰,惟铁血可能救国。</p><p class="ql-block"> 是以国本民天,投告钧会(抗战动员会,编者注),伏祈曲鉴愚衷,准许效命!</p><p class="ql-block"> 虽军事非我所长,而推行兵役,愿赴前驱,如战地需宣传,祈转派前方,略分任务。</p><p class="ql-block"> 当此战事南移,倭伪组织甚嚣尘上,大有分化我南北,阂隔我华胄之举,如不急切工作,把握民众,一恐利诱势导,渲战力分崩离析之局。复兴前途,必遭妨碍。</p><p class="ql-block"> 涕泣上陈,停候示复,如何基许,感戴奚暨。</p><p class="ql-block"> 除另具文呈四川军管区司令部外,理合谨呈县长陈(德纯)钧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波县立城厢小学教员:何彦恂、蒲景星</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十二月十五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何彦恂(黎岗)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扩展阅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何彦恂(1909—1968),男,汉族,雷波县黄螂乡人,1928年毕业于县立黄螂第三小学,1929年毕业于县办第三期师范训练班。先后在黄螂、县立城厢小学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何彦恂对日本的侵华罪行极为愤慨,积极协助校长吴兴刚在学生和民众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在城厢小学组织学生“晨呼队”,推行“新生活运动”,教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不愿做亡国奴》等歌曲。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组织“劳动服务队”,带学生上街打扫卫生,搬运垃圾,疏通污水沟。组织学生上街开展募集“寒衣捐”及“航空报”活动。“国耻日”(9月18日)上街演出活报剧,以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何彦恂见国土不断沦丧,国家处于危亡关头。便约该校另一教师蒲景星呈请抗日动员委员会转呈四川军区司令部、四川省抗日动员委员会批准他们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杀敌,1939年1月得到了四川省抗日动员委员会批准。县动员委员会为了掀起参军高潮,决定于12月20日于西操场举行欢送大会。遗撼的是蒲景星受家人阻扰,召开欢送会时未能到会,只有何彦恂一人登台。次日何彦恂由机关法团部队及学校师生送出县城,赴成都报到。到成都后被省抗日动员委员会留了下来,分配到“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戏队”当话剧演员。在为前线抗日将士演出话剧期间,在地下党员丁洪、徐胡沙介绍下秘密加入中共地下组织,后改名黎岗。</p><p class="ql-block"> 1942年受中共地下组织派遣,黎岗被派到延安陕北公学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留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部秘书,同年六月任中央党校教育科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调任热河省围场中学教导主任。民国三十五年(1946)五月调任热河省民运讲习所班主任,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调任热河省林东三区土改工作队长,十二月任中共热河省林东五区区委书记,民国三十六年(1947)任中共热河省林东城区区委书记,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任热河省赤峰中学校务主任,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任辽西省中学教师训练班班主任,同年四月任辽西省兴城农职校副校长,八月任辽西省阜新县立中学校长,十一月任辽西省开源一中副校长,1950年4月任辽西省第一工农干校教务主任,1951年任辽西省教育工会副主席,1953年3月任长春市东北人民大学副校长,1954年4月任长春市工农干校校长,1955年到中央第一中级党校学习,1956年调任长春市第十二中学校长,1959年黎岗将自己在生活中节省的2000元人民币捐献给家乡雷波,用作支援翻身奴隶的解放事业。1965年黎岗奉令调回家乡雷波县任文化馆馆长,1968年2月向雷波县民政局捐资400元,用作为雷波烈士陵园内的革命英烈立碑资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黎岗被当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三家村”“四家店”的掌柜进行批斗,致使其肉体和精神受到了摧残。1968年黎岗因病在成都医治无效逝世,英年仅59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夜临乐水湖(张振常 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