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情怀

蔓蔓清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儿一早婆婆又送来了满满一大袋的荠菜饺子,这是她老人家在乡下田间自个儿挑的荠菜,亲自包的爱心牌饺子。她知道我好这口,百吃不厌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白胖胖的饺子,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忍不住咬上一口,荠菜那独特的清香扑入鼻中……吃着这鲜美可口的饺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相约挑荠菜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十年代末,虽然物质匮乏,但乡村的田野无比宽广,初春时分,几场春雨过后,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田边、河边、竹林里和宅前屋后的空地上,荠菜穿着嫩绿的衣裳已经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挑荠菜成了我们亲近大自然的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周末学校放假,我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提着篮子,拿着一把剪刀,到田野里去挑荠菜。那时候的田野显得格外广袤静寂,晴空万里,田地里那些个野生荠菜,密密麻麻一大片,宛如绿色的地毯。那荠菜的绿是浅浅的,嫩嫩的。它们细碎的锯齿状的叶片向外伸展开来,如绽放的一朵朵小花。用剪刀在泥土表面轻轻一挑,荠莱便连根带叶离开了地面。狭长的叶子,形似小鸟的羽毛,每一片叶子的边缘都有小小的凹陷,活像锯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挑荠菜时要非常细心,要辨认清楚,否则就会挑到假荠菜。因为,荠菜有一个孪生兄弟叫麻荠荠,和荠菜极为相似,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混淆。荠菜叶面光滑,开的是粉红色的花;而麻荠荠叶面长满细毛,开白色的小花,虽然也可以吃,但口感很差,没有荠菜清香。刚开始几次挑荠菜,我这个马大哈,错把麻荠荠当作荠菜,常被小伙伴们笑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低头弯腰,大约挑了一个多小时,每人的篮子开始满起来了,鼓起来了。小伙伴们就会坐在田野边上小歇片刻,欢声笑语,很是热闹。就这样,我们挑一会儿歇一会儿,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大家看着篮子里满满的收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不仅仅是劳动成果,更是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荠菜采回家后,理所当然成了盘中餐。翠绿的荠菜通常被母亲用来炒年糕或包素饺子,有时候母亲就直接清炒荠菜。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买菜是件很奢侈的事,而荠菜不但解决了吃菜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填饱肚皮过日子,真是既当菜又当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记忆中乡村的田野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野生的荠菜也越来越少了,但爱吃荠菜的心从未改变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吃荠菜的季节,为了解解馋,我也会去菜市场、超市买上一些带回家,包一顿荠菜虾仁饺子吃。虽然没有刚挑的新鲜,吃起来也没有野生的香甜,却可以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家乡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荠菜香飘时,婆婆总是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她闲暇之余就去田野转转,寻几把荠菜回家。包冬笋虾仁荠菜饺子,那清香,那味儿,令人垂涎欲滴,满满都是婆婆的爱,让我感到很幸福。这些荠菜饺子不只是为了满足味蕾,更多的是为了寻回童年的感觉,把那些挑荠菜的往事怀念。婆婆的双手仿佛又将我带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温暖与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