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西北之行(5)达坂城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b>昵 称: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446588406</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随临沂旅游团队一起去大西北—北疆部分旅游景点旅游,作者在达坂城随手拍了些照片,现将部分照片呈现大家,共同回忆那难忘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2585.23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56个民族成份。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机在济南飞往乌鲁木齐的空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鲁木齐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达坂城区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乌鲁木齐市下辖区;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段,乌鲁木齐的南郊,西临大湾乡和托里乡,东南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和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南面为天山山脉中段天格尔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达坂城区作为首府的东大门,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联系南北疆的交通要冲,“达坂”维吾尔语是“山的脊梁”即隘口,自汉唐开始,即作为军政要地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出现了重要军事通道和交通要道白水涧道(今吐-乌高速公路白杨沟峡谷-乌鲁木齐段),以及军事要塞“白水镇”,并由此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经过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维吾尔族姑娘辫子长又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吾尔族姑娘载歌载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是与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弹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维吾尔族舞蹈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统,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新疆维自治区各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与维吾尔族姑娘一起跳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于阗乐就已在汉宫廷演出。龟兹乐舞、疏勒乐舞、高昌乐舞、伊州乐舞和天山以北匈奴族的悦般乐都是见之于史册的乐舞瑰宝。唐代官制的10部乐中,就有出自新疆的《龟兹》、《疏勒》、《高昌》3部,唐玄奘西行取经途中,曾欣赏过龟兹乐舞,赞叹龟兹是“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维吾尔族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有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色彩;有的以粗犷豪放、鲜明跳跃见长,有的以浓郁雍容、深沉悠长显胜。驰名中外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集维吾尔音乐之大成,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维吾尔舞蹈有流行广泛、自由多变的“喀什赛乃姆”,还有“刀郎舞”、“萨玛舞”及“麦西来甫”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达坂城风力发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在风力发电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达坂城风力发电站是在乌鲁木齐去吐鲁番的途中,沿路南行,在通往丝路重镇达坂城的道路两旁,上百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博格达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广袤的旷野之上,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里就是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span></p> <p class="ql-block"><b>摄影 : 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文字:知足常乐</b></p><p class="ql-block"><b>音乐:《达坂城的姑娘》</b></p><p class="ql-block"><b>歌唱:克里木</b></p><p class="ql-block"><b>编辑 : 知足常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