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琅勃拉邦街头的布施

汪其晋

<p class="ql-block">布施</p> <p class="ql-block">清晨,天色懵懵,五点半寺庙前就开始排位。</p> <p class="ql-block">六点就会有和尚前来接受善举。</p> <p class="ql-block">人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老挝旅游之一》</p><p class="ql-block"> 汪其晋</p><p class="ql-block"> 【大山里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中老铁路开通了,而且为这条铁路培养技术工人是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承担,是我曾经工作的单位,故而让我十分关注这条新闻,也想能去走一趟,看一看连做梦都不会想到地方,那个遥远的西南边缘国家——老挝。</p><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底我们全家一起去了老挝,而且就是对着老挝著名城市——琅勃拉邦市,想通过一个旅游点,花上六天时间来了解她,亲近她,热爱她,当然我预先查了一点资料,虽然是以网上阅读方式来做攻略,实质上仍然一知半解,甚至感觉越加神秘,越加好奇,越加希望迫切地走近她,一个佛教的国家,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很想破开这个“穷的安详”的迷。</p><p class="ql-block"> D87次列车由昆明南站至老挝万象站,在磨憨与磨丁办理处境和入境手续,大约八小时路程到达琅勃拉邦市。火车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的速度往南飞驰,感觉半个小时后就进入山洞,一个连一个,窗外漆黑一片,连手机信号也没有,偶尔有光束穿进来,顿时又黑洞洞的,这些山洞很长,我打个瞌睡醒来还在山洞里,就像给车厢全封闭,手机也不发声,只有车厢的晃动,迷迷糊糊地抖动,却挂上沉重的话题,用这么大成本开辟这条铁路,是去一个什么样的天地呢?如此大山连绵,在大山背后会隐藏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旅游在疑问中起步。</p><p class="ql-block">请看《老挝旅游之二》</p> <p class="ql-block">《老挝旅游之二》</p><p class="ql-block"> 汪其晋</p><p class="ql-block"> 【历史中的老挝】</p><p class="ql-block"> 不用“买关子”了,这个国家就是老挝。这个东南亚最穷的国家,四周被邻国包围,还被山脉环绕,交通闭塞,没有出海口,资源开发困难,是典型的农业国家。但是,可耕作的丘陵地带面积狭小。全国766万人口,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2023年人均GDP1000美元,工业化进程极度缓慢,如此极度贫穷与苦难的国家还连绵几百年的战争,是被奴役的战争,是被挨打的战争,是被殖民的血腥战争。</p><p class="ql-block"> 1893年法国侵略军踏上这片国土,推到澜沧王国,极力抢夺老挝资源却,但从不实施任何基础建设,残酷剥夺当地农业经济作物,百姓极度贫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占领老挝,不仅掠夺资源,还摧毁大量公共设施,屠杀百姓,国家深陷灾难。</p><p class="ql-block"> 1945年独立后却又遭法国入侵,1954年法国撤军后被越南制约,不能自主发展。</p><p class="ql-block"> 1964年——1973年,越南战争升级,美军为了切断越共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对老挝实施高强度空袭,投下260万吨炸弹,其中30%(约80万枚炸弹)未爆炸,至今乃在威胁百姓生命安全和土地开打,并且还需要花费财力排雷,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1975年老挝建立共和国,又被越南控制,国家失去自主发展的权力。几百年的被欺压,被剥削,被控制,老挝人都忍受下来,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没有反抗,保持沉默,还有相当本分的幸福指数,有着佛教的修炼,就是需要理解的老挝。</p><p class="ql-block"> 最近十几年,在中国帮助下。有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有了电力建设,开始步入工业化进程,所到之处看到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家用电器,房屋建筑等等都是来自中国的帮助,老挝开始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开始跟上时代的步伐,拉开工业化的序幕。这个档口,能去旅游看见当地的经历发展,百姓怎样生活变化,对我们已经走过改革开放之路的人来说,特别有感触。那么,我们就来谈谈琅勃拉邦六天所看见所闻吧!</p><p class="ql-block">请看《老挝旅游之三》</p> <p class="ql-block">《老挝旅游之三》</p><p class="ql-block"> 汪其晋</p><p class="ql-block"> 【眼中的琅勃拉邦】</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是长山山脉旁的商业城市,沿着湄公河铺展开来街道与民居。从火车站到商业中心,二十多公里的行程中看不到成片的农田,丘陵的山坡上有稀疏地椰树、芒果树等,最多的是香蕉树,没有看到像样的工业企业,没有红绿灯,没有路灯,没有交通警察,各种车辆都可以上路,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电动车都可以带人上路,没有头盔,在没有路标的马路上飞驰,但是这些车都有车牌。马路坑坑洼洼,好在车速不快,驾驶员凭着娴熟技术不停转动方向盘,躲避坑陷,绕着大山,弯弯绕绕开进市镇。</p><p class="ql-block"> 城市里的街道马路两边都是小商小贩,无须统一的招牌,没有统一摊贩规格,有点像中国农村赶集的农民集市,主要买卖是农业产品,水果摊贩最多,但是没有看到一个食品卫生的检疫标牌。</p><p class="ql-block"> 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的商铺的门面比较好看,比较卫生,所有商店都有自己的商铺,人行道上没有摊位,只是到了晚上的夜市,才有许多小贩在人行道,马路边摆摊。而店铺买卖主要是寺庙、酒店、饭馆、咖啡、饮料、服装鞋帽等等。这里主要是接待外国人,有很多欧洲来客,中国游客也很多。无论早晚都能见到游客悠闲地喝咖啡,坐在咖啡桌前看马路来往人流,好似发呆,又像思考,唯有中国游客会围聚聊天,声音很轻,没有在国内喧嚣的气氛,偶尔会有禁不住的笑声会惊扰他人。在这里看着那么多人沿街喝咖啡,那么多人悠闲,似乎到了巴黎的咖啡馆,那里能看出这里的贫穷与落后?深思一下,也能感觉到殖民主义只会把享乐教会受难人,从来不会告诉被殖民者怎么去翻身?怎么去得到尊严?</p><p class="ql-block"> 我走了几家饭馆都是经营本地特色,啤酒、烤鱼烤肉、糊糊的稀、黏黏的稠,找不到美食的形、色、香的佳肴,但是味道还可以,感觉模式有点法国方式,味道还是本地的,格调是法国风格,气氛还是海滩小吃的感觉。这里中国菜馆很少,所以来到此地应该入乡随俗,在异国他乡,就不要用中国烹饪与淮阳帮菜肴方法来评判。法国人留下许多法国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成为老挝百姓追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生活习惯。尤其来这个穷国旅游的欧洲游客大多数是欧洲人,他们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变成当地的商业模式。所到之处都能看见穿着袈裟,喝着咖啡,习惯用美元或欧元的行商,这仅仅是老挝琅勃拉邦商业城市的鲜明特色,也是当地比较富裕生活区的特点,并不是老挝现状的全部特征,老挝贫穷与落后并不是某个度假区所能遮掩的,现实终究是现实。</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所见的现象也不能掩盖人民改革开放的朦胧状态,以及开始掌握自己命运的艰难开端,这个过程对我们走过改革开放的中国大众来说最切身的体会,深刻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请看《老挝旅游之四》</p> <p class="ql-block">《老挝旅游之四》</p><p class="ql-block"> 汪其晋</p><p class="ql-block"> 【信徒的虔诚】</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市的道路被两边房屋挤压得狭长,行道树没有了立足之地,人行道狭窄得只能侧身交汇。尤其居民巷道里只能一辆自行车通过的宽度,我感觉唯一比较宽敞公共场合就是寺庙,除了庙宇的金碧辉煌外,留出很大空地给居民聚合交流,这是老挝民众的精神寄托之地,十分庄重,又十分平民化。譬如,寺庙旁边总有民众休息的桌椅,也是信徒交流的场所,没有纠察来维护秩序,犹如树下纳凉之地,轻松,自然,随意。</p><p class="ql-block"> 老挝的寺庙很多,在街上走路,不出半个小时就有一座寺庙,家家有佛台,是个佛教国家。每个男子都需要出家当几年和尚,这里90%以上的人信佛,布施是老挝民族的传统。清晨,居民会自发带着糯米和食品,坐在街边等候和尚出来募食,解决寺庙的饮食,这个传统的传承与兴盛形成了仪式,成了旅游的热点,便有了经营的组织,方便游客加入布施行列。只要支付五万元老挝币(相当于18元人民币),就会安排你一个坐位,提供一盒糯米饭以及一些小包装食品,还有一只薄膜手套,便于你很卫生地分食给和尚。我们尚未出国就从网上得知这个节目,来到此地,看到游客蜂拥而至。天还懵懵亮,游客就络绎不绝地走来,寺庙旁的马路边已经摆满了小凳子,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马路边已经满满当当地坐满游客,当小鼓轻轻敲起时,整齐排列的和尚就慢慢走来,接受大众的布施。这里没有恩施,没有致谢,只有虔诚。可能许多游客有其他的宗教信仰,可是出于尊重对信徒的虔诚,也甘愿来布施,也有处于好奇,端着相机不停地拍摄,很热闹。在琅勃拉邦市的每一座寺庙周围都有布施场地,几乎每天都有,每一批游客来此地,无论三天还是四天,都有机会参加寺庙布施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佛徒信奉小乘教,只要修炼到位,人人皆成佛。所以这里民众十分淳朴、厚道,具有很强的忍受力,忍耐一切苦难,不反抗,不奢求,老挝的历史就是一本苦难史,百姓压制欲望,忍受磨难。这里既有面对强国凌辱而无力反击的原因,也有佛教忍耐在起作用,要理解老挝,还得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视野来剖析,会让你深刻感受国家革命的深刻含义。</p><p class="ql-block"> 当下,在中国帮助下,现代化流进这片古老的土地,追求科学,追求文化,追求现代化已经蔚然成风。你看马路上奔跑的车子,铁轨上飞奔的火车,房间里的电气设备等等彻底改变古老农耕思维,逐步淡化了殖民主义留下的痕迹,可是人们生活中舒缓的动作,从容的方式依旧可见,还是那么不急功近利的烦躁,似乎成了旅游的风景线,让我们看到慢生活的悠闲,这是来老挝旅游的最大收获。</p><p class="ql-block">请看《老挝旅游之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挝旅游之五》</p><p class="ql-block"> 汪其晋</p><p class="ql-block"> 【老挝旅游给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老挝在进步,虽然惨痛的历史还在隐隐作痛,但是毕竟老挝已经醒悟了,人民开始昂首阔步向前。在煦煦攘攘的中国游客的声音中,看到中老两国的并肩携手。当你看到老挝人民对中国游客的笑容,领受他们的热情,恭敬而虔诚地服务,你能感觉这片热土的温度,体会来这里旅游热潮会汹涌澎湃,不可阻挡。</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老挝!再见老挝人民!</p><p class="ql-block"> 往回的火车已经习惯在山洞里穿行,窗外黑压压的,深邃山洞里飘荡着思绪的芳菲,伴随轮轨嘶哑的摩擦声,把在琅勃拉邦的所见所闻的光影痕迹再次浮显,并交替穿越与重叠,纷乱与思索的相互挤压,杂乱中隐约有一条时间的线条,串联其各个细枝末节的环节,能清楚看到岁月涂鸦的斑驳,是光阴推移时代的变化?还是思想化解历史的顽固?我们用什么来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呢?时间还在迈进,变化尚未停止,我们期待将来,不远的未来一定更加美丽。 </p><p class="ql-block"> 列车穿过大山,窗前展现一片广袤的田园,苍天更辽阔了,高山也让位于到田园的热腾,一条条高速马路指向远方,又看到了行道树,整理排列的路灯像卫兵一样守护着过往车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云南这个边缘地区也今非昔比,现代化已经是从图纸上铺洒到这快热土上。</p><p class="ql-block"> 祖国,我们的国家已经傲立于世界舞台中心,所经历的苦难与汗水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回首湄公河与长山山脉的每一个场景,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内心感慨万分!</p><p class="ql-block"> D88次列车到达昆明南站,结束本次旅游,留下的思考还在继续,还在发酵,其旅游的价值也在不断升级。可贵的是——老挝离我更近了。</p><p class="ql-block"> (全文结束)</p><p class="ql-block"> 2025.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