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文/南湖堂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图/源于网络</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美篇号/32067558</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价值连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价值连城”成语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国国君秦昭王听说后,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璧。由此可见和氏璧的珍贵,价值相当于十五座城池,“价值连城”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成语典故已经在《103•完璧归赵》中有详细叙述,这里只说说这个成语含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价值连城”中的“价值”指物品的经济价值或重要性、珍贵性等,“连城”则用夸张的手法表示其价值之高,高到可以与好几座城池的价值相当。这里的“城池”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据点和人口聚居地,具有极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用“连城”来形容,突出了所描述物品的极其珍贵和稀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其出处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之所以被认为价值连城,不仅在于它是一块精美的玉石,更在于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政治意义。在古代,玉石被视为祥瑞之物,具有象征吉祥、权力和地位等特殊意义。和氏璧作为楚国的国宝,后来又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玉石本身的物质价值,成为了一种文化和政治符号,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权力,这也是它被形容为价值连城的重要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文学作品中,“价值连城”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现代社会,“价值连城”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实物,如珍贵的艺术品、古董、宝石等,还可以引申为形容一些具有极高价值的非物质的东西,如某项重大的科研成果、独特的商业创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价值连城”这个成语以其简洁而形象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汉语中描述珍贵物品或事物的常用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范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问,还有哪些意义相近的成语典故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