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宣化五一灯光秀(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1日晚在古城宣化钟鼓楼间举行以宣化古城历史为背景的灯光秀。灯光的节奏与音乐完美配合,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古老的清远楼在灯光的映照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的轮廓更加清晰,细节更加生动,仿佛穿越时空,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清远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宣化的记忆与荣耀。</p><p class="ql-block"> 宣化清远楼是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高大古楼,位于古城宣化正中,被誉为“第二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它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衢,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楼外观3层,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p><p class="ql-block"> 楼内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镇城钟钟声悠扬洪亮,可远传40余里,故清远楼又俗称钟楼。</p><p class="ql-block"> 清远楼建筑风格独特,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券洞内500年前的铁轮车辙清晰可见,可想当年车辚辚、马萧萧,鞭声盈耳、市景繁茂之景象。</p><p class="ql-block"> 宣化清远楼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宣化古城的兴衰荣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宣化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