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北京承恩寺坐落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有着特殊身世与别样魅力。它建于明朝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 ,由司礼监大太监温祥主持修建,山门上“敕赐承恩寺”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亲笔。<br>其占地约1.9万平方米,布局规整,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四角的石砌古碉楼十分罕见,与寺内地道相通。天王殿的明朝壁画是一绝,绘有五爪龙及皇帝皇后生活场景,色彩明艳、栩栩如生。<br>承恩寺有“三不”规定: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做道场 ,颇为神秘。它还有“三高”特点,工程由司礼监一把手督建,住持由朝廷任命,地位尊崇,明武宗还下旨让各方不得干预寺内事务 。<br>清朝时,承恩寺成为礼亲王家庙。但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1962年变成石景山中学,建筑被改建,文物损毁严重。后来政府多次出资修缮,2010年引入燕京八绝,变身非物质文化展示平台,重焕生机,诉说着往昔故事。<br></div>燕京八绝博物馆所在地承恩寺号称是北京最神秘的寺庙,至今已经510多年,虽然是皇家寺庙,但宫廷档案中鲜有记载,他到底是为什么建的?它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寺庙还有碉楼?至今很多事情还是个谜。等待你去解开诸多谜团。<div>五一节前北京承恩寺对外开放,市民须提前免费预约参观,持有《军人优待证》无需预约,持证可随时参观。开放次日,我来到承恩寺,探访一下燕京八绝博物馆的神秘文物。以下是用相机现场记录下的真实现状。<br></div> 作者简介:姓名,王保生,网名,常乐(保哥),1953年8月出生,1973年入伍,1991年转业到地方工作,2013年8月退休。摄影,是我退休后唯一的一项业余爱好。现已有10余年摄影经历。拍摄题材多样,偏爱风光、纪实类摄影。花鸟鱼虫、人物建筑均有拍摄经历。目前是首都千龙图像库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图虫网签约摄影师。每年有千余幅图片被多家媒体报刊采用。建国50周年花车展70余张图片被北京市档察馆收藏,“复兴之光”图片被推荐到德国参加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展览。多幅图片获得不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