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丽水市云和梯田景区,简称云和梯田景区,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境内的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51平方千米。 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已有1000多年历史,海拔跨度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等特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称为“中国最美梯田”。景区内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 云和梯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千三万”。所谓“三千”,是指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所谓“三万”,是指万亩杜鹃、万亩云海、万亩竹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 [ 2024年2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梯田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为丽水市第二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浙江省第二十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景区所在的云和县云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明显,但冬、夏长,春、秋短。多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638.2毫米。年降水日数172天,年日照时数1627.2小时,年无霜日277天。</p> <p class="ql-block">云和地处浙西南,居丽水市中部,县域面积984平方公里,瓯江上游—龙泉溪贯境而过,丽龙公路穿城而过,有较丰富的森林、水力、旅游资源。全县面积984平 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1万亩,耕地7.3万亩,水域5万余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0.8%,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p><p class="ql-block">云和县,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是全国生态环境十佳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境内拥有中国最美梯 田——云和梯田和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湖。云和人文资源荟萃,是全国平安县、全国文明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县,有抗战文化、 木玩文化、船帮文化、畲族文化、女神文化、银矿文化等诸多本土特色文化。</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等特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称为"中国最美梯田"。景区内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国家4A级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较为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据气象部门20年资料统计表明,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温度-7℃,无霜期平均227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780~1900mm,主要集中在5~10月,期间由台风登陆会造成暴雨及山洪暴发,兼有大风、冰雹等异常灾害性天气。光照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昼夜温差较大。</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溪流潺潺,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质甘甜,溪流自上而下汇入崇头溪。云和梯田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合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于层次,"云雾奇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点,</p> <p class="ql-block">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p><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是一位四季美人:春穿花衫,水满层畴;夏披绿纱,禾海滚浪;秋着红裳,金穗漫山;冬裹银裘,雪毯素装。年复一年,山花不败,鸣禽百啭,流泉不竭。日复一日,从山岚染成金玫瑰,到白云变幻成苍狗,一幕幕展现大自然造型和着色的奇诡。</p><p class="ql-block">乍看似无序的曲线,在眩目的平台狂欢,扭动的身姿没有雷同的,田块的形状没有相似的,草色花色水色天色没有凝固的,景随步移没有不变的,泥房炊烟、耕牛犁田、牧童短笛没有静止的……,畲汉两族农人,千年生命接力,用一种筑田岸、铲田坎的古老技术,向大自然求爱,创造云和古老的童话世界。这就是云和梯田--中国最美梯田。</p><p class="ql-block">是梯田,是湿地,是泽国,形成亦山亦水的奇观,来源于森林腹地恒久的涵养补给,只见云水天来,不见旱涝来袭。雨云象俏皮的村姑,出没无定、行踪无定,着装无定,心情无定……忽而为项颈之哈达,忽而为足下之地毯,忽而为缠腰之彩带,亲亲云朵,感悟创意。这就是云和梯田--沉浮着的云水世界。</p><p class="ql-block">她纯美的童话,让你洗净浮躁,让你从水泥丛林到田园栖居,让你心灵雀然欢呼,如记忆中的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