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成虫体长约8 - 12毫米 ,身体呈黑色或黑褐色,密被灰白色绒毛,使其外观呈灰黑色调。头部较窄,前端延伸成象鼻状,触角着生于 “象鼻” 中部。鞘翅上有明显刻点列,肩部与端部各具1个灰白色毛斑。主要分布于日本,在中国部分地区也有发现。多栖息于苹果、梨、桃、杏等蔷薇科果树之上,成虫取食花、芽、嫩叶,致使叶片残缺不全,影响果树生长与光合作用;在果实上产卵,造成果实畸形、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 。</p> <p class="ql-block"><b>一、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成虫:体长约5-6毫米,体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向前延伸成象鼻状,触角11节,棒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圆弧形,后缘中央略向后突出。鞘翅具纵沟,沟间具刻点。</p><p class="ql-block">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8-10毫米,乳白色,无足,体肥胖,弯曲呈“C”形。头部黄褐色,口器发达。</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食性:成虫主要取食苹果、梨、桃等果树的嫩枝、嫩叶、花蕾和果实,造成叶片缺刻、花蕾脱落和果实畸形。幼虫蛀食果实,在果内形成弯曲的隧道,使果实腐烂变质。</p><p class="ql-block">活动规律:成虫具有假死性,白天多栖息于树冠内膛的叶片背面或枝条上,傍晚和夜间活动频繁。幼虫在果内蛀食为害,老熟后从果实内爬出,入土化蛹。</p><p class="ql-block">发生规律</p><p class="ql-block">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代。</p><p class="ql-block">越冬方式:以成虫在果园内的落叶、杂草、土缝等隐蔽场所越冬。</p><p class="ql-block">发生时期:翌年春季果树萌芽时,成虫开始出蛰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果实的萼洼、梗洼或果面的伤痕处。幼虫孵化后即蛀入果内为害,6-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8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当年不再交尾产卵,寻找适宜场所越冬。</p> <p class="ql-block"><b>二、入侵机制</b></p><p class="ql-block">自然扩散</p><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可以通过飞行进行自然扩散,其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从而实现种群的自然扩散和传播。</p><p class="ql-block">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苗木运输:在苗木的调运过程中,日本苹虎象可能会随苗木一起被运输到新的地区。如果在苗木的检疫环节存在漏洞,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携带的日本苹虎象,就会导致其被引入到新的地区并建立种群。</p><p class="ql-block">果实贸易:日本苹虎象的成虫和幼虫都可以在苹果等果实内生存和发育。在果实的贸易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果实进行严格的检疫和处理,就可能会将日本苹虎象传播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生态适应性</p><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在新的环境中找到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从而实现种群的快速增长和扩散。</p><p class="ql-block">缺乏天敌</p><p class="ql-block">在新的入侵地区,日本苹虎象可能会因为缺乏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在其原生地,可能存在一些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其种群数量进行控制。但在新的地区,这些天敌可能不存在或者数量较少,无法有效地控制日本苹虎象的种群数量,从而导致其大量繁殖并造成危害。</p> <p class="ql-block"><b>三、与当地物种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与植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主要以苹果、梨等果树的果实为食,对这些植物的果实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它的幼虫会在果实内蛀食,导致果实变形、腐烂,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p><p class="ql-block">与其他昆虫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昆虫存在竞争和共生关系。它与其他食果昆虫竞争食物资源,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些天敌昆虫的猎物。</p><p class="ql-block">与生态环境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日本苹虎象的生存和繁殖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它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才能生存和繁衍。同时,它的存在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一定影响。</p> <p class="ql-block"><b>四、对人类生存的威胁</b></p><p class="ql-block">对植物的危害</p><p class="ql-block">破坏果实:日本苹虎象的成虫会在苹果、梨等果实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果实内蛀食,导致果实变形、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p><p class="ql-block">影响植物生长:成虫还会取食植物的嫩枝、叶片和花蕾,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p><p class="ql-block">对人类的间接影响</p><p class="ql-block">经济损失:由于日本苹虎象对果树的危害,果农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影响水果的供应和价格。</p><p class="ql-block">生态平衡破坏:如果日本苹虎象的数量大量增加,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b>五、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自然传播</p><p class="ql-block">飞行扩散: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飞行,从而实现自然扩散和传播。</p><p class="ql-block">水流传播:在一些情况下,成虫可能会借助水流进行传播,例如在河流、溪流等水域附近的果园中,成虫可能会被水流带到其他地方。</p><p class="ql-block">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苗木运输:在苗木的调运过程中,若苗木上带有日本苹虎象的成虫、幼虫或蛹,就会随着苗木的运输而传播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果品运输:成虫可能会在果品上产卵,当带有虫卵的果品被运输到其他地区时,虫卵孵化后就会在新的地区滋生繁殖。</p><p class="ql-block">农业活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耕地、灌溉、修剪等操作,可能会导致成虫或幼虫的移动和传播。</p> <p class="ql-block"><b>六、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农业防治</p><p class="ql-block">清洁果园: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落叶、落果等,减少日本苹虎象的越冬场所和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合理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果树,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减少日本苹虎象的滋生环境。</p><p class="ql-block">物理防治</p><p class="ql-block">人工捕杀:在日本苹虎象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摇动树枝,使成虫掉落地面,进行人工捕杀。</p><p class="ql-block">诱捕成虫:设置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捕器,诱杀日本苹虎象成虫。糖醋液的配方为糖:醋:酒:水=3:4:1:2,加入适量的杀虫剂效果更佳。</p><p class="ql-block">生物防治</p><p class="ql-block">保护天敌:保护和利用日本苹虎象的天敌,如鸟类、蜘蛛、寄生蜂等,控制其种群数量。</p><p class="ql-block">使用生物制剂:在日本苹虎象幼虫期,可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p><p class="ql-block">化学防治</p><p class="ql-block">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等。</p><p class="ql-block">防治时期:在日本苹虎象成虫出土高峰期和幼虫孵化高峰期进行防治。</p><p class="ql-block">防治方法:可采用喷雾、喷粉、灌根等方法进行防治。喷雾时要注意均匀周到,尤其是树冠下部和内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