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回延安》原唱:刘秉义</p><p class="ql-block">刘秉义在《回延安》中以豪迈的歌声表达了对延安的深情回忆。从离别三十年的感慨,到对延安壮丽山河的赞美,再到对革命历史的回忆,歌曲展现了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党史上的今天|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陈云、任弼时、王稼祥、博古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吴印咸/摄</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会议的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问题,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为此,必须解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和学习问题。会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3日,毛主席在会议结论中,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密切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改造世界观的重要性,回答了现代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对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促进了广大党员和干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p> <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毛主席与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吴印咸/摄</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邮票欣赏</p><p class="ql-block">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之际,请跟着天岸集邮小编天岸马,一起欣赏方寸邮票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彩画面。</p> <p class="ql-block">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志号为文3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p> <p class="ql-block">文3邮票发行于1967年5月23日,也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举办后的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这组邮票包含3枚,这三枚邮票中其中有两枚的设计者为刘硕仁,还有一枚的设计者是杨白子。其中有刘硕仁设计的两枚邮票分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以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这两枚邮票的印刷方式是影雕套印,由雕刻大师孙鸿年完成雕刻任务。而另外一枚又杨白字设计的邮票名称叫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其采用的印刷方式则为影写版。</p> <p class="ql-block">文3邮票是一组历史会议纪念性的邮票,在宣传文艺思想的同时它又宣传了物产阶级思想。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次以文艺革命作为主导线的回忆,在那一次的会议上毛泽东跟朱德同志都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那一次会议是文艺发展的转折点,所以它的意义很重大,相应的以那次的会议发行的邮票其纪念意义也使同等重要的。</p><p class="ql-block">197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志号为编33-38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6枚。</p> <p class="ql-block">编号33-38邮票发行于1972年5月23日,也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举办后的三十周年纪念日,这组邮票包含6枚,设计者有徐彦博(编33)、张克让(编34、编37)、张源(编35)、杨白子(编36)、李印清(编38)。</p> <p class="ql-block">编号33-38邮票记录了当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的情景,分别以“座谈会会址”,“高唱革命歌曲”,“街头剧《兄妹开荒》”“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边劳动、边宣传”等内容为主要画面,反映了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情景,因在延安召开,故以延安宝塔山作为背景。每枚发行量均为700万枚,由于数量较于其他邮票较少,因而格外具有珍藏意义。</p><p class="ql-block">197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志号为J18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p> <p class="ql-block">J18邮票发行于1977年5月23日,也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举办后的三十五周年纪念日,这套邮票2枚图案的主图均采用剪影形式,富有民族艺术特征。画面以白色作底衬,深色作边框,显得清新淡雅,鲜明醒目。票名置于金色条杠之上,铭记“中国人民邮政”用花蔓进行精心装饰,使画面具有一种统一美。第一枚“延安宝塔山”。主图为繁花衬托下的延安宝塔山,象征毛泽东《讲话》的精神指导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第二枚“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主图为繁花簇拥的镰刀、锤子、枪,分别代表农、工、兵,象征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给文艺带来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1992年5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志号为1992-5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p> <p class="ql-block">1992年5月23日发行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从整体来看,这幅画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化和艺术特色,并且从侧面表现出了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真实写照。这枚邮票的下半部分印刷着的是一本翻开的书籍,下方在写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和“1942-1952”的字样。寓意着人们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2012年5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志号为2012-11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p> <p class="ql-block">中国邮政定于2012年5月23日发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2枚票图为“座谈会旧址”、“文艺发展繁荣”。邮票展现了宝塔山,座谈会的旧址,以及新时期的国家大剧院。它们都拥簇在百花丛中,表现了文化百花齐放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邮票整体色调为桔黄和大红色,给人以热烈、绚丽、丰富的视觉感受,体现欣欣向荣的文化风貌。整套邮票采用图形和概念相结合的原则,既含有现代元素,又包含设计者独具匠心的理念,形象地阐述了《讲话》 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外延。该套邮票由郭线庐(西安美院副院长)、孟神宇设计。</p><p class="ql-block">《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原文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9NkIXa0B-52guKO36BOdA" target="_blank">5月2日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邮票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