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可以说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博物馆,洛阳的地底下大概随处都是历史悠久的宝贝。已经发掘的部分仅占很小的比例,更多的还寂静无声地待见天日。</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把不少功夫放在了研读历史上,参观博物馆当然最对题了。到了博物馆,不论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奔着某种探索目的,还是</span>兴之所至的随意浏览,都能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一、古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洛阳人都叫它古墓博物馆。走到近前才发现,其实它有两个部分:古墓博物馆、壁画馆。后者其实也是个主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那个壁画的“壁”字,我还是琢磨了一阵才识别呢!</p><p class="ql-block"> 洛阳古墓博物馆(含壁画馆),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在建筑之间,广植花草树木,设有假山水池,堪称公园式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洛阳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在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作为在古墓葬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居首位,是中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2024年5月,洛阳古墓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位摄影游客帮我们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太虚殿旁,两棵枝繁叶茂的石楠,花开正盛,太吸引眼球了!</p> <p class="ql-block"> 藻井,原来以为它只是用在殿堂之上,看了这里才知道,在豪华墓葬里同样建有藻井。</p> <p class="ql-block"> 参观古墓博物馆之前,我以为这里就是一些古墓或者是一片墓葬群,其实——它是墓葬文化集大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岸彼岸,生死转换,墓葬是沟通生死之间的桥梁;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等等吧。</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思考人生、甚至来生来世……。话题并不沉重,反而能升华!</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有很多微缩版、精华版的古墓,但这座“景陵”明显是原来留下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景陵的来龙去脉有点复杂,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壁画馆,全称叫做“河南古代壁画馆”。我注意看了一下,作品有古代流传下来的,也有墓葬里出土的,揭示了中国壁画的渊源流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壁画而言,</span>相比之下,也确实是我们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 在后面参观洛阳博物馆时,我们可以找到门前这些石雕的陶器原物。</p> <p class="ql-block"> 古墓博物馆、壁画馆的园景也相当优美,值得徜徉其间。</p> <p class="ql-block"> 二、九洲池</p><p class="ql-block"> 下面去的这个地方叫“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公园”,简称“九洲池”。你说它是一个古文化公园也可以,但我觉得它也像是一个洛阳城的古代规划馆。</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恶补规划建筑知识,现在看这个地方,专业眼光还是有点用处的。</p><p class="ql-block"> 九洲池兴建于隋,主要建筑有千步阁、瑶光殿、琉璃亭、一柱观等。唐代除保留了上述建筑及九洲池之外,又增建了望景台、映日台等建筑,环池还修建了花光院、山斋院、翔龙院、神居院、仙居院、仁智院以及其他院落,形成了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的宫苑园林胜景,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看到的九洲池遗址,是武则天时代的皇家园林,也是隋唐时期后宫休闲娱乐的主要空间场所。怪不得有点女性化味道呢!</p> <p class="ql-block"> 九洲池,据说晚上看更加漂亮,我们时间安排上如此,就不全顾了哈。</p> <p class="ql-block"> 凤凰——武则天喜欢、还是洛阳人喜欢?也许都是吧。反正在洛阳很多地方能见到凤凰的形象,喜庆、吉祥、华贵、大气……,怎么形容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大型实景演出剧场旁的水景,也很值得游玩。</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白天,旁边的小园子里也是有演出的,我们只是短暂看了一会热闹。</p> <p class="ql-block">聊发少年狂——玩起了水炮!</p> <p class="ql-block"> 三、天子驾六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最震撼的当然是其中的车马坑,那都是原址原物啊!其它也有些内容值得细看细品。</p><p class="ql-block"> 车马坑规模大,马多车多,甚至还有小狗之类,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p> <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时间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其中涉及到古代的车马和贵族将帅,这里就是例证。</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周朝的王城</p> <p class="ql-block"> 华夏礼乐——编钟为主奏乐器的上古庙堂雅乐,是金石之音,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p> <p class="ql-block"> 车马坑内埋葬的当时都是活生生的马匹,还有小狗。</p><p class="ql-block"> 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严格的用车乘车等级划分制度,在这里展现无遗 。</p><p class="ql-block"> 先进还是落后?时代的烙印吧。</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天子驾六博物馆,从侧面看这组雕塑,才发现,那叫一个“帅”!</p> <p class="ql-block"> 四、周公庙</p><p class="ql-block"> 周公庙其实也是一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城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庙。</p><p class="ql-block"> 这里注意啊,很多人以为周公是王,其实职位相当于相国哈。但,周公能被后世崇拜,并不主要因为他是行政官员,关键在于其它多方面的建树。</p><p class="ql-block"> 周公庙就在应天门旁边,位于洛阳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始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距今1400多年了。据说隋将王世充草创周公庙是为了让外敌有所忌惮,抵御入侵。但实际上这地方不仅在历史上,直到抗战、解放战争都战火不断,多次重修。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辽金风格的明清建筑。依中轴线自前往后的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及东西两庑,都挺完好的。</p><p class="ql-block"> 庙内展示的主要是周公旦生平事迹,著作论述,周公家谱及后裔分布。</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是园内有大量的语录牌(这里放几块表现一下),上面书有历朝历代王侯将相、文人墨客歌颂纪念周公的言论,可以说是集大成了。对于想研究周公的人而言,好好看看能省大功夫了。</p> <p class="ql-block"> 门楼内的对联基本概括了周公旦的丰功伟绩、礼乐道德和高风亮节。</p> <p class="ql-block">从周公庙看应天门一角</p> <p class="ql-block">周公旦还是营建洛邑最早的规划师</p> <p class="ql-block"> 周公后裔的介绍,感叹是怎么考证到这么细致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有属蛇的小朋友,所以展板上关于“岁在巳蛇、金蛇狂舞”的内容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从庙内园子里看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 五、隋唐大运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毗邻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及含嘉仓遗址等历史遗迹。收藏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套),包括隋代石狮子、唐三彩天王俑、洛阳运河古沉船等镇馆之宝,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水系浮雕图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以前在其它地方多次看过大运河的全图,当时心中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它是一个横着写的“人”字、而这个“人”字的头部在洛阳?洛阳与运河到底是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参观了运河博物馆,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天下观也不一样了。</p><p class="ql-block">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后来还经浙东运河延伸至绍兴、宁波。其主航道流经8省市,沟通黄河、淮河、长江等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里程最长、航运能力最大的运河。</p><p class="ql-block"> 洛阳作为隋朝当时的政治经济、行政文化中心,需要向南向北扩张稳固自己的统治,理所当然要通过当时最便捷省力的水运方式。运河的开掘绝不仅仅是为了“玩”。</p> <p class="ql-block">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极高:</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经济、文化融合,奠定了洛阳“天下舟船所集”的枢纽地位。唐鼎盛时期,洛阳段“常万余艘填满河路”,漕运粮食年达700万石,含嘉仓等粮仓储粮占全国半数。</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和过程相当值得书写:</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是隋炀帝主导。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征调百万民工,由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以洛阳为起点开凿通济渠(连接黄河与淮河)和永济渠(北通涿郡),610年又延伸江南运河至杭州,形成“人”字形水运网络。</p><p class="ql-block"> 大家不知道的是大运河的快速贯通:通济渠仅用6个月即通航,实现了我们如今还在追求的“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通航”的工程奇迹。</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的绿化工程也值得称道。两岸广植柳树,形成“隋堤烟柳”的景观,兼具固堤与美化作用。</p><p class="ql-block"> 运河的仓储配套规模宏大。沿河修建含嘉仓、回洛仓等国家级粮仓。仅含嘉仓,天宝年间储粮达580万石,占全国总量近半。</p> <p class="ql-block"> 洛阳隋唐大运河不仅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更通过漕运体系塑造了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其遗产至今仍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流动性与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 在公路、铁路发达之前,运河就相当于国家和民族的大血脉大动脉。官府职能部门设置也体现了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发达的商贾码头</p> <p class="ql-block"> 河堤上的石头。连接固定石材的是腰鼓形铸铁块,而它是现场熔炼浇筑的。</p> <p class="ql-block">陶制的文武官员佣</p> <p class="ql-block">生动可爱的陶狗</p> <p class="ql-block"> 小巧精致的铜鱼符,做工精细到难以置信。</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已经碳化的粟米</p> <p class="ql-block"> 唐三彩天王俑:这也是镇馆之宝,我拍下了它的正面、背面、上下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厅的吊顶居然是用陶片装饰的</p> <p class="ql-block">古沉船及其复制品也是该馆独有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大运河洛阳段的水系已经淤积,基本无法行船,真是可惜。而运河的大部分河段还在通航运输呢!</p><p class="ql-block"> 这面墙上展示的是洛阳段运河河底的分层地质构造。</p> <p class="ql-block"> 六、洛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创建于1958年,甚至还常常与国家博物馆互借展品呢!</p><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设有的大型陈列包括:“河洛文明”、“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等六大专题陈列。</p><p class="ql-block"> 我们基本上认真地看了前五个部分。看到了许多极其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洛阳博物馆有十大国宝,包括:夏代乳钉纹铜爵、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北魏佛面、金银平脱花鸟铜镜、彩绘陶牵手女俑、东汉彩绘陶百花灯、金丝楠木塔、兽面纹方鼎。</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导游裴文果,她不仅无一遗漏地带我们逐一欣赏,细致讲解,还给我们发了不少图片。我后面放的有部分展品图片就来自裴导。</p> <p class="ql-block">陶器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思维佣可比西方的思想者年代早多了!</p> <p class="ql-block"> 国宝:北魏佛面。这微笑,绝对胜过蒙娜丽莎,而且明显是佛的微笑,是能拯救众生灵魂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我从三个角度拍了他,又把裴导给我的照片拼接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牵马俑的神态、动作简直生动逼真极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烛台很难让人想到它是陶器</p> <p class="ql-block">东汉彩绘陶百花灯——国宝级</p> <p class="ql-block">姿态各异的骏马</p> <p class="ql-block"> 石雕——东西方的表现形式内容侧重显著不同哈!</p> <p class="ql-block">东汉石辟邪——国宝级</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都是国宝级</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一件可是首次展出!</p> <p class="ql-block"> 现在也还有这种造型的儿童玩具,不过这么精美的铜制鸟车还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国宝:金银平脱花鸟铜镜!至今还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玉器</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的龙</p> <p class="ql-block"> 血珀骑羊佣,比大拇指稍大点,但雕工一流。</p> <p class="ql-block"> 曹魏白玉杯,甚至能看出来使用过的水头。</p> <p class="ql-block"> 金丝楠木塔——国宝级。</p><p class="ql-block"> 我们甚至看到了小佛龛里佛像下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石柱上的浮雕有“十字架”,这时候东西方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交流了吗?</p> <p class="ql-block">酒文字与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邮字的古体</p> <p class="ql-block">这种篆书真难认啊!</p> <p class="ql-block"> “王”字的多种写法。</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的起源可分为两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萌芽阶段:8000年前出现刻画符号(如大地湾遗址),这也是夏朝是否是文明国家的争议所在。</p><p class="ql-block"> 成熟阶段:约3400年前形成系统的甲骨文。殷商后期。这又是五千年还是三千多年历史的争议所在。</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么说,看过了西方的、许多第三世界的博物馆,拿他们与我们相比,谁是“乡巴佬”不言自明。我们确实为中华文明、文化骄傲自豪!</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有时间的话,就多去看看我们各地的各种专题的博物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