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小纪

涂壁和尚(玉林)

<p class="ql-block">  在美术馆,常常会遇有熟人问我,如何欣赏这幅画?他们一边说看不懂,一边又指手划脚,我不能不回答,又不好回答。所谓“画为心象。”是画家的心象,不是观众的心象。因而,画家作画时,并没有考虑到这幅作品需要谁谁谁懂,老实说,真正的画家,作画时压根儿也没想让谁懂。境由心造。绘画作品只是画家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感受,观众不作画,自然没有如此经历,当然不懂。对画家来说,只管用心表达自己的感觉,对观众来说,面对一幅画,你真心喜欢就够了,何必再问出处。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是屁话,等于啥也没有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智慧,解读莫名奇妙的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莫名其妙的语言自圆其说。美在于真执,在于和谐。这些属于在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识问题,读了研究生还没有解决,得需要花多少功夫才能补上!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在含糊其辞的语言里,从中寻求意义是徒劳的。作为画家,要证明自己的艺术它有多么美,也只有在“天籁”“内力” 一类至虚的语境中寻找藉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的主要任务是接送外孙上幼儿园,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很辛苦,除过应有的幼儿教学活动外,还有吃喝拉撒睡,并通过视频,给家长真实的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状况,这种立体的映像很有意思。比如老师每天通过观察幼儿的饮食行为、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室外活动的协调能力等,潜移默化的引导解决幼儿的审美问题。简单的比如如何穿的好看?如何吃的好看?什么东西好看、为什么好看?怎么做到好看?好看的基础是什么?当然,这是今天的幼儿教育。但是,你可以回忆,我们在这个年龄段,这些我们应该有的知识经历应该了没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好看与不好看,美与不美,抛开专业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协调不协调的问题。不论色彩、笔墨、线条、构图,协调就美、有真情就美。与画家而言,美只是其一,其作品的艺术“独创性”价值才是其核心,这就是文化。艺术“独创性”的价值在西方世界的主流浪潮中已经被推向了极致,它是以排除语言的约定俗成为基本特征的。所以,智者一般会说:“我知道这种毫无根据就是先说先赢”。一般人听上去有点像“作局”。老实说,对于国人,由于在基础美育上欠账太多,加上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忽视人的素质培养,其结果是当下持高文凭的人不少,然而,真正具有文化水平的人却实不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记得多年前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达利的画展,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展出的作品琳琅满目,数量很多,参观的人也不少。在一幅把骆驼画成巨型蚂蚱造形的作品跟前,我站了很久,有人一脸的兴奋,有人一脸的茫然,大多数的观众都默然走过。我想,他们来看这个展览,主要是达利的名声太响,“公认度”太高,作品曾经卖出天文数字的价格来。我敢保证,他们从作品中能读不出东西来的人肯定不会多。然而,国人的这种看不懂,并没有影响到达利的伟大,大多数人通过手里那一张导读图,自认为提高了艺术修养,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就优秀的美术作品而言,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画家袁武认为:“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应该有三远:离别人绘画方法远;离真实生活远;离科学道理远。”就目前的社会观众层面审美素质而言,大多数人的审美意识还停留在“像”与“不像”的真实层面,所以,对于优秀的画家而言,碰上这样的关注群,常常会感到一些“有理说不清”的境遇。这也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幽默段子:年轻的工会干事生个娃,小两口争论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按照遗传学的原则,娃应该像我。另一个说,按照遗传学原则,娃应该像我!末了,他们相持不下,首先想到领导水平高,就去请教领导。领导听过两人的陈述后说,说这纯粹是你们家庭的事,去找工会主席吧!当工会主席听完他们的争论后吼道:“什么娃应该像你、像她,你俩做的事情,自己都说不清楚,叫我咋说清楚!”两个年青人大梦初醒,这事情弄了大半天,连领导都说不清楚,咱还弄那么清楚干嘛?于是也就兴高采烈的不再争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家张振学曾说:“中国画的魅力是透入物像核心,精神简淡,洗尽尘渣,独存孤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笔墨浓淡直达生命之核心。”由此我想到目前艺术圈子里都在讲文化自信,文化的自信,首先应该是自己理解上的自信。作为画家,一幅绘画作品的产生,不论形式,是骡子是马,嫑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有心没心应当清楚不过!</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2025.5.1于一城江山)</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