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解读苏辙名句

李宝臣:传统文化新动能

<p class="ql-block">李宝臣草书</p> <p class="ql-block">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又字同叔,晚年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p><p class="ql-block">生平经历</p><p class="ql-block">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与兄长苏轼一起登进士第。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被贬为河南推官,后辗转多地任职。哲宗登基后,任右司谏等职,官至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执政,苏辙被贬,辗转多地安置。徽宗时,官复太中大夫,后蔡京执政,他被降职居住在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以太中大夫的官职退休。</p><p class="ql-block">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诗文主要收录在《栾城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中,另著有《老子解》《春秋集传》《龙川略知》等。</p> <p class="ql-block">李宝臣解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