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合肥行之四 ———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

涧溪神农

<p class="ql-block">5月1日(周四)上午九点半左右,我们祖孙八人一起从合肥绿地海德公馆小区出发,去参观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十点四十分抵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胜利后,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一个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时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p><p class="ql-block"> 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发起,6月2日止,历史43天。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军区部分地方武装 100 万人,以及第四野战军12兵团组成的先遣兵团 12 万人,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及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在华东、中原两区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江南中央秘密组织和游击队密切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歼灭国民党陆海空三军联合组成的长江防线,夺取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攻克了全国经济中心上海,解放了杭州、武汉、南昌等城市,以及苏南、皖南、浙江大部、闽北、赣东北、鄂东南的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共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迷梦,宣布了国民党在大陆反动统治的覆灭,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最南端,面向巢湖,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场地呈半岛状突出巢湖,宛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体现水与战舰主题,巨大馆身如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水面,向前直指南方长江,馆身以49°角向前倾斜,象征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主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浩瀚的巢湖边,有一座恢弘的建筑,如巨大的战舰乘风破浪,这就是渡江战役纪念馆。面向巢湖,全面记录了渡江战役的壮阔场景,再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激情岁月。</p> <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纪念馆从南向北为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群像、纪念馆主体建筑和室外陈列展示区。</p><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胜利塔呈五角星形状,虽然从下面看不到五角星,但是99米高的胜利塔巍峨耸立,直插云霄,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99米,意味着九九八十一,代表着“八一”军队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从胜利塔往北走,就能看到一片雕塑群,雕塑的是渡江战役总前委,由东向西为谭震林、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粟裕,5位领导人雄赳赳、气昂昂。雕塑表现出他们在合肥瑶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及渡江前线领导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 :中共中央主席 书记处书记 中央军委主席</p><p class="ql-block">刘少奇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军委副主席 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朱 德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周恩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军委副主席 代理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任弼时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 :总前委书记 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第一书记 第二野战军及中原军区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刘伯承 :总前委常委 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 中原局常委 第二野战军及中原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 毅 :总前委常委 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 中原局第二书记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局委员 华东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粟 裕 :总前委委员 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 中央局常委 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谭震林 :总前委委员 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 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其中一个展厅是牺牲将士们的名录,在汉白玉墙上铭刻了密密麻麻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是今天的和平,他们也是青春的年华,父母的孩子,妻子的靠山,孩子的支柱,来到这个展厅,被强烈的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胜利之塔是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重要建筑主体,于2009年公开招标,投资约1400万。塔高99米,九九八十一,代表着“八一”军队的胜利,整体建设从空中俯看呈五角星的形状。胜利之塔矗立在烟波浩渺的巢湖岸边,仿佛巨型战舰的桅杆,与风帆造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交相辉映,象征着军民万众一心,不畏长江天险的万丈豪情,胜利之塔一方面是一座纪念塔,外立面的材料为花岗岩;另一方面也是巢湖岸边的灯塔,指引船只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烈士名录墙共有27面,详细记录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8996位英烈</span>的姓名、籍贯、所属部队等信息,供人们缅怀这些革命英雄。</p> <p class="ql-block">本人在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像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本人携外孙女 孙女在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像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外孙女 孙女在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像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本人同外孙女在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像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就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水与战舰”主题。巨大的馆身就像两艘雄伟的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与前面的胜利塔遥相呼应,一为船身,一为巨大的桅杆。</p> <p class="ql-block">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