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52733</p><p class="ql-block">文字:童心</p><p class="ql-block">摄影:童心</p> <p class="ql-block">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青阳镇核心区,有一片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建筑街区。这座“一庙双祠山塘连”、“一街七片五店市”的闽南特色街区,叫五店市。</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上午9点左右我和朋友从泉州打车到了这里。五店市发源于唐代青阳县的小小集市,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宗祠古厝寄托乡愁,燕尾脊雕梁画栋似宫殿。</p> <p class="ql-block">从五店市东北方向入口进去,马路对面是石鼓庙。五店市面积不大,不到一平方公里。中心区域是虎爷巷、状元街、布政衙巷、进士路构成的四边形地带。</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之名来源于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方便行人。此后顾客盈门,声名远扬,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p> <p class="ql-block">走进五店市的传统街区。这里的街道两旁分布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石板路、木雕窗花、红砖瓦房,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是个闽南特色红砖古厝建筑群落,所有的房屋都是红砖砌墙,青石筑基,街区内遍布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100多处历史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沿着尚未喧嚣的街道,满眼的红砖古厝,“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或许并不是与你慢慢变老,而是愿意等你出现。”……</p> <p class="ql-block">走惯了水泥路,一脚踏上青石板巷,脚步不自觉地渐渐放缓,生怕破坏了这寂静时光。</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包括闽南特色的 “皇宫起” 红砖建筑和中西合璧的洋楼。</p> <p class="ql-block">“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这是属于五店市的独特风景。春日,春雨滋养千年古厝,万物生长,桃花叠浪,红绿相衬,让人动心。</p> <p class="ql-block">红砖厝民居采用红砖白石构造,有天井和回廊,屋顶为燕尾脊,体现了皇家气势。建筑细节丰富,石雕、木雕、灰雕等工艺精湛,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虽然,五店市烙上了中西文化交融痕迹,但是五店市仍是一座承载中国文化传统的闽南特色街区,这里有传承着南音、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项目,石鼓庙、虎帅爷、祖佛祖公等民间信俗……为晋江的原乡记忆提供了最适合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红砖红瓦,绿荫深秀,一半古朴,一半现代,古建筑群与高楼大厦的反差,让这里成为游客出片所在。</p> <p class="ql-block">后塘街,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漫步在这条街上,仿佛能听到昔日的喧嚣与繁华。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益元牌楼,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益元西医诊所的辉煌。如今,它仅剩一堵由窄砖和石灰抹面筑成的门墙,门墙中央是一个圆拱门,两侧则是拱顶大窗。</p> <p class="ql-block">门柱上装饰着罗马式柱头,门墙顶部是三角形山花,两侧与围墙相连。立面上雕刻着灰塑的花蝶和反连枝花卉,充满了西式建筑的韵味。有人将其与澳门的著名景观大三巴门墙相比,戏称其为“小三巴”。</p> <p class="ql-block">宛然别墅,闽南特色别墅,融合中西建筑元素,是近代华侨文化的代表。明、清、民国,晋江不少闯南洋侨胞返乡寻祖,融合海外文化与闽南建筑盖起“番仔楼”,闽南红砖外墙与西式窗楣结合。圆石柱、拱形门廊是西洋文化,红砖墙、滴水兽、浮雕是闽南传统建筑。中式房屋与西式建筑并肩而立,别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蔡德练宅为迁建建筑,1956年落成于晋江安海泓塔,2012年迁入五店市。为旅缅华侨蔡德练三兄弟旧居。</p> <p class="ql-block">建筑中西合壁特征突出,阳台、冠顶拱门、几何图案窗顶有鲜明的西式建筑元素,花样繁多的砖雕体现了闽南建筑特色,是建国初期典型的番仔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进士路30号,紧挨着蔡德练家有座“眉山衍派”特色建筑,这是“苏良攀宅”。苏良攀宅,1953年落成于晋江陈康苏厝,2013年迁入五店市。</p> <p class="ql-block">建筑由闽南古建筑的虎头亭式发展为整座层面加层,提高实用价值。而在阳台上的灰雕则完全按传统工艺雕塑,工艺精湛,代表了闽南古建筑的一个时段。</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些古巷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街区内有许多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小吃摊,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闽南小吃,如土笋冻、海蛎煎等,让你的味蕾也来一场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厝”是房子,更是“家”的指代。当不经意推开五店市那些斑驳老屋,总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燕尾脊古大厝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这种建筑对称严整,砖、石、木结构,使用的穿斗式木构架拉结稳固,“墙倒房不塌”,经过修葺可达数百年之久。因其形式类似宫殿建筑,故又称作“皇宫起”闽南古大厝。</p> <p class="ql-block">那么慢、那么美!穿行在五店市之间,这里的红砖古厝高低错落,保留着“皇宫起”的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仿佛翻开一页页史书,沉醉于时光缝隙。红砖绿荫间,古朴与现代交织。青石路蜿蜒,燕尾脊飞扬,这里的每一块红砖仿佛都镌刻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座“雅颂书局”,是标本复制式更新建筑,原标本为晋江西园王厝一座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街区首栋通过测绘和复制,将闽南地区较典型的、街区内较少的优秀建筑进行一比一复制,采用传统营造技艺、使用旧的建筑材料修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民俗馆,1935年建的古厝,展示闽南传统生活场景,木雕、石雕精美,整个景区只有这里收取10元门票。</p> <p class="ql-block">民俗馆院外的枇杷又到了成熟的季节。那郁郁葱葱的枇杷树上缀满了一串串黄澄澄的果实,远远望去,就像一颗颗金色宝石镶嵌在碧树丛中。微风徐来,闪烁着醉人的色彩,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民俗馆前行就是虎爷巷,虎爷巷到顶是最出名的状元街。虎爷巷、状元街交叉口有个“虎帅爷神龛”,实际上就是个闽地常见的街头巷尾土神小龛,福建到处都有。该神龛设于明代,供奉“虎帅爷”,系民间信仰的庵宫,称虎爷宫。</p> <p class="ql-block">虎帅爷神龛所在的状元街11号是庄氏家庙。庄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历代重修。庄氏家庙坐落在青阳山北麓,遥对泉州清源山。晋江有句俗语:“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说的这晋江屈指第一的祠堂就是庄氏家庙。</p> <p class="ql-block">祠堂面宽七开间,堂宇轩朗宏散,荟萃砖雕、木生、彩画、髹漆等多种建筑工艺,家庙内外悬挂“状元”、“进士”匾额数十方,彰显莫历史久远、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再往深处走,便是五店市的蔡氏家庙。正中大门额石匾大书金字“蔡氏家庙”。大门外护廊与第二进各立着4根大石柱,石柱上皆刻有对联,石柱础为青草石。家庙的门墙悉以雕刻繁丽的青、白石料拼装。梁枋间木雕花篮、梁裙、雀替,木雕工细,鎏金错彩,十分华丽。</p> <p class="ql-block">蔡氏家庙红瓦铺就的屋顶上,屋脊两端如燕尾般分叉高翘,叫“双翘燕尾脊”。屋顶是闽南硬山式屋顶,红砖房屋上有各式各样的“滴水兽”。</p> <p class="ql-block">状元街庄氏家庙、蔡氏家庙之间有座状元牌坊,上面刻有泉州历史上各朝代的11名状元。牌坊后面是戏台,戏台匾额为“横撇竖捺”。今天露天的戏台有活动,没有看到“庐山真面目”,但是戏台上面的横匾“横撇竖捺”给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状元街尾,有重建的古青阳八景之一“雁塔地灵”。这是仿开元寺阿育王石塔而建,具有镇邪保平安的石敢当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店市的文化广场。周围环绕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如戏台、祠堂等,每到节假日,这里便热闹非凡,是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在晋江五店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从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区到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从精美的蔡氏古民居到风景秀丽的五店市公园,每一处景点都是一段独特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鳞次栉比的高楼间,五店市这做闽南特色街区,建筑应该大部分是重建或新建。无论新建、重建,徜徉之中还是能感受到闽南建筑红红火火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半日时光,走进五店市的巷尾店铺,所谓“一日看尽百年风华,一砖一瓦思量人生厚薄”。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再见了,晋江五店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