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西北黄土高原的褶皱里,隐藏着一部镌刻在崖壁上的史诗,千年文化底蕴,成就了它荡气回肠的故事。这就是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九边重镇榆林,被誉为“塞上碑林”的红石峡。</p><p class="ql-block">红石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侧,距榆林市区大约5公里距离,交通便利,乘5路公交车在镇北台站下车,沿岔路步行1公里就可到达红石峡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红石峡梁峁沙丘地还保留有一处,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易马城”遗址。易马城是明代蒙汉民众重要的互市场所,眼前这座坍塌、废弃、保护起来的城池,见证了汉蒙民族商业往来和友好相处。</p> <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岁月更迭,这里已听不到叮叮当当驼铃声,看不到易马城汉人用茶叶、布绸缎交换来自草原牛羊、皮张的繁忙情景,留给我们的只有这座见证了往日辉煌的夯土遗址。沿着岔路继续前行,经过红石峡湿地公园大门,很快来到建在峡谷间的红石峡。</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因山体是红色而得名。摩岩石刻分为东、西两部分,矗立在两侧崖壁的书法石刻作品多达160多幅。真、草、隶、篆俱全,展示不同时期文人墨客及爱国将士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塞上碑林”。</p><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有赞美红石峡秀美自然风光的作品,也有形容榆林地处重镇军事之险要的作品以及表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爱国情怀的作品,其中最著名就属左宗棠的“榆溪胜地”墨宝。</p> <p class="ql-block">穿过阁楼山门进入景区,沿着护栏下行首先来到东崖石刻长廊,蔚为壮观的摩崖石刻作品展现眼前,下面是穿峡而过的榆溪河。</p> <p class="ql-block">在红色的岩体星罗棋布刻满了大大小小书法作品,古迹斑斑的书法石刻,展现出不同时期文人墨客及守边武将,在此抒发边塞豪情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崖壁上的书法石刻作品,经过常年风化腐蚀有的已经模糊、斑驳、看不清行笔的轨迹,但从模糊字体中可以体味到书法艺术的浑朴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走进石牌坊,东崖还分布有大小石窟,大多为明代所建,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p> <p class="ql-block">崖壁“威震九边”苍劲有力书法作品,作者不明。从书法作品可以看出榆林作为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崖壁中部的“还我河山”石刻是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书写,题字抒发了这位抗日英雄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榆溪胜地”四字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墨宝,仔细看胜地的“胜”字,他把月字旁换成了舟字旁,据说左宗棠特别喜欢水军,所以把月字旁换成了舟字旁。</p> <p class="ql-block">漫步摩崖石刻,仰望字迹斑驳、残缺的书法石刻,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被风化侵蚀的书法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仿佛诉说着过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书法艺术作品完美融合的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穿过狭窄的东崖的书法走廊走到尽头,经过普济桥进入西崖。西崖书法石刻都以阴刻为主,书法作品还保留飞白,彰显古代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边关要塞,黄土高原与沙漠交界地带,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文官武将,为求江山永固,国泰民安,抒发内心壮志豪情提笔留念。</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以其宏伟壮观的红色崖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著名的摩崖石刻,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盛景。</p> 感谢分享